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其他安全

如何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对玻璃器皿制造企业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来源:233网校 2025-08-15 11:59:07
导读: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玻璃器皿制造企业案例,详细解析如何应用《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通过对案例中各环节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如何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

如何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对玻璃器皿制造企业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如何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对玻璃器皿制造企业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案例背景:某玻璃器皿制造企业在烧制玻璃溶液的过程中,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形耐火砖塌陷洞穿,烈焰冲出炉顶近1米,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软化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08年6月11日,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隐患排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停炉、停产的指令。

问题分析

  1. 物理性危险因素

    • 高温:烧制玻璃溶液需要将原料加热至1300~1700℃,存在严重的高温烫伤风险。

    • 机械伤害:生产设备如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夹挤、割伤等伤害。

    • 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物体飞溅,造成人员伤害。

  2. 化学性危险因素

    • 有毒气体:烧制过程中使用的重油和煤气燃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 腐蚀性物质:使用纯碱(氢氧化钠)等强碱性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性。

  3. 生物性危险因素

    • 在该案例中,未提及明显的生物性危险因素。

  4. 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 疲劳: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员工疲劳,增加事故风险。

    • 紧张:由于设备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员工可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影响操作安全。

  5. 行为性危险因素

    • 违章操作:操作人员未按规程进行检查和监控,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 管理缺陷: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具体案例分析

  • 直接原因

    • 设备老化:熔化池炉超期服役,导致炉顶内拱形耐火砖塌陷洞穿,烈焰冲出炉顶。

    •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未按规程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 间接原因

    • 设备维护不足:熔化池炉及其附属设备长期使用,缺乏定期维护和检修,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 安全管理缺失: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能有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导致隐患长期存在。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玻璃器皿制造企业存在多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尤其是在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物质方面。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应严格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进行系统性的危险源辨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科目:其他安全

考点:《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