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化学因素所致职业病是一类常见的职业病类型。这类职业病主要由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引起,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因素所致职业病:
铅中毒:长期接触含铅物质,导致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
汞中毒:长期吸入或摄入汞蒸气或化合物,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口腔黏膜的损害。
苯中毒: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导致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损害。
砷化物中毒:长期接触砷化物,导致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损害。
锰中毒:长期吸入锰尘或锰烟,导致神经系统特别是锥体外系的损害。
一氧化碳中毒: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导致组织缺氧,出现头痛、恶心、昏迷等症状。
有机磷农药中毒: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多汗、流涎、肌肉震颤等症状。
氯气中毒:吸入高浓度氯气,导致呼吸道刺激和肺水肿。
二氧化硫中毒: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导致呼吸道炎症和肺部损伤。
铬酸盐中毒:长期接触铬酸盐,导致皮肤溃疡、鼻中隔穿孔和肺癌。
这些化学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由工作环境中的特定化学物质引起的。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手套等)、改善通风条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同时,员工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危害。
科目:其他安全
考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