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是一类重要的职业病类型。这类职业病主要由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生物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炭疽:由于接触炭疽杆菌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农业工人、兽医等。
布鲁氏菌病:由于接触布鲁氏菌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于畜牧业工人。
森林脑炎:由于蜱虫叮咬传播的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于林区工作人员。
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由于职业暴露(如针刺伤)而感染HIV病毒。
莱姆病:由于蜱虫叮咬传播的螺旋体引起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常见于户外工作者。
钩端螺旋体病:由于接触含有钩端螺旋体的水或土壤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农业工人。
血吸虫病:由于接触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水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水利建设工人。
疟疾:由于蚊子叮咬传播的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热疾病,常见于热带地区的野外工作者。
登革热:由于蚊子叮咬传播的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地区的野外工作者。
沙门氏菌病:由于接触或摄入含有沙门氏菌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见于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人员。
这些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由工作环境中的特定生物因素引起的。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蚊服等)、改善卫生条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同时,员工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科目:其他安全
考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