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公司信贷》 > 初级公司信贷学习笔记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辅导:贷款风险分类

来源:环球网校 2012-01-24 11:32:00

  第二节 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银行在对贷款进行分类以及判断借款人的某一笔贷款是正常贷款、关注类贷款还是不良贷款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基本信贷分析、还款能力分析、还款可能性分析和确定分类结果四个步骤。

  一、基本信贷分析

  在贷款分类过程中,银行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贷款基本信息,其内容包括贷款目的,主要判断贷款实际上是如何使用的,与约定的用途是否有出入;还款来源,主要分析贷款合同上的最初偿还来源和目前还款来源;贷款在使用过程中的周期性分析,即资产转换分析,分析贷款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及其影响;还款记录,根据贷款偿还记录情况,判断借款人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行为。

  1.贷款目的分析

  贷款目的即贷款用途,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判断贷款是否正确使用是贷款分类的最基本判断因素之一,贷款一旦被挪用,就意味着将产生更大的风险。在贷款分类中,挪用的贷款至少是关注类。如借款人申请的是一笔短期贷款,但是后来贷款被用做一块土地的先期付款,短期贷款变为长期使用,贷款被挪用,还款周期加大,贷款偿还可能性受到影响。

  2.还款来源分析

  还款来源是判断贷款偿还可能性的最明显标志,需要分析贷款时合同约定的还款来源及目前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一般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不外乎有现金流量、资产转换、资产销售、抵押物的清偿、重新筹资及担保人偿还等,由于这几种来源的稳定性和可变现性不同、成本费用不同,因此,风险程度也就不同。但通常正常经营所获得的资金(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

  银行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借款人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从而确定偿还来源渠道,也可以通过观测贷款是否具有以下三个预警信号来判断还款来源是否存在风险,即贷款用途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与合同上还款来源不一致的偿付来源;与借款人主营业务无关的贷款目的或偿付来源。

  3.资产转换周期分析

  从银行角度来讲,资产转换周期是银行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转换周期,二是资本转换周期。

  生产转换周期是指借款人用资金购买原材料、生产、销售到收回销售款的整个循环过程。生产转换周期是以资金开始,以资金结束。由于资金流出和流人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就产生了借款需求。

  资本转换周期是指借款人用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折旧的循环。资本转换周期是通过几个生产转换周期来完成的。借款人投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设备,希望用生产期末所产生的利润来弥补投入设备的资金。当借款人需要扩大经营、取得更多的销售收入时,就必须购买更多的生产设备。贷款的原因就是购买新设备以实现扩大经营的目标。还款来源是借款人用几个生产周期的循环产生的利润。根据借款人一个周期所产生的利润,判断其需要几个周期能够完全偿还贷款来确定贷款的期限,贷款期限的确定要符合资本循环的转换,否则期限的确定是不合理的。

  4.还款记录分析

  借款人的还款记录是记载其归还贷款行为的说明,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贷款档案中直接反映借款人偿还该行贷款的能力,同时也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二是从信贷监测网络(电子档案)中反映借款人偿还其他银行及所有债务的能力。即使借款人目前能够偿还该行贷款,但是不能偿还其他银行贷款,那么就说明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已经出现了问题,最终也会影响该行贷款的偿还。借款人还款记录分析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借款人的道德水准、资本实力、经营水平、担保能力和信用水平等。

  通过还款记录,银行可以了解到贷款是在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过严重拖欠或被部分注销,贷款是否经过重组,本息逾期的时间,是否已挂账停息,以及应收未收利息累积额。

  二、还款能力分析

  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贷款偿还的可能性,而决定贷款是否能够偿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主要因素,因此,银行关心的是借款人的经营状况,现在以及未来的偿付能力。在贷款分类中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必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利用财务报表评估借款人的经营活动。

  ②利用财务比率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是偿还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在贷款分类中,分析借款人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借款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贷款本息,通过持续经营所获得的资金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在考察现金流量时,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对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进行结构分析,判断其现金流量是从经营活动、筹资,还是投资中得来的,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了解借款人在本期内各项业务活动中收益情况。判断贷款的最终偿还能力,还要观察连续各期的现金流量表,比较各期相关项目金额,分析某些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判断其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预测。

  三、还款可能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还款可能性分析包括还款能力分析、担保状况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

  1.担保状况分析

  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的目的在于,明确规定在借款人不能履行还贷义务时,银行可以取得并变卖借款人的资产或取得保证人的承诺。担保是银行防止遭受损失的保障措施,是银行为保证贷款足够安全,在贷出资金周围设立的众多安全防护措施。

  在担保的问题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一是法律方面,即担保的有效性;二是经济方面,即担保的充分性。无论是抵押与保证都必须具有法律效力,担保也需要具有法律效力,并且是建立在担保人的财务实力以及愿意为一项贷款提供支持的基础之上。因此业务人员在分析抵押与担保时,要判断抵押与担保是否能够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贷款风险损失的程度。

  2.非财务因素分析

  由于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自然社会因素等非财务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借款人未来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而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银行信贷管理又对贷款的最终偿还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贷款分类中,需要对借款人的各种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对现金流量及其他财务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进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预测和动态的评估,判断贷款偿还的可能性。

  四、确定分类结果

  通过以上对各类因素的分析,银行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并且对贷款偿还能力与偿还可能性有了一定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在此基础上,按照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比照各类别贷款的特征,银行就可以对贷款得出最终的分类结果。

  表11 -2各类贷款的主要特征

正常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并且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全额偿还

关注

1.净现金流减少

2.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

3.借款人的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5.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6.贷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

7.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8.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等

次级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

可疑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3.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4.银行已诉诸法律来回收贷款

5.贷款经过了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还款状况没有得到明

显改善等

损失

1.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

2.抵押品价值不确定

3.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4.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工无望等

  1.正常类贷款

  正常类贷款偿还没有问题,经过各种信息判断分析,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并且从目前的分析来看,贷款不会有损失的可能。这就是正常贷款的典型特征。对于正常贷款的判断,是经过对影响贷款偿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的。

  2.关注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偿还也没有问题,但是从各种信息分析来看存在潜在缺陷,如果潜在缺陷继续存在下去将会影响贷款的偿还,这就是关注类贷款的显著特征。如果一笔贷款仅仅是贷款信息或信贷档案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对于还款不构成实质性影响,贷款不应被归为关注类,也不能将有特定风险的某一种类的贷款片面地归人关注类。

  3.次级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的缺陷已经很明显,即正常经营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需要诉诸抵押和保证,甚至在执行了抵押或保证之后,仍有部分损失的可能。那么,针对这类贷款的特点,在贷款分类时,一定要抓住“明显缺陷”这一内在特征,借款人当前净值、还款能力或担保不能充分保证贷款的偿还,且存在明显缺陷,如果不纠正,银行就可能承担一定损失。

  4.可疑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的特征是肯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在贷款分类时,对这类贷款的分类,要考虑“有明显缺陷,且有大部分损失”的关键特征。一是被划分为可疑类贷款具有次级类贷款所有的全部缺陷,并且按照借款人目前的经营情况和净值,贷款的完全清偿是非常值得怀疑或是不可能的。即使以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贷款本息仍然无法足额偿还。二是虽然损失的可能性极大,但因为存在一些可能有利于或不利于贷款归还的不确定因素,要等到情况更确定时才能把贷款归为次级类或损失类。

  5.损失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就是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即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的或只能极少部分收回的贷款。但在贷款分类过程中,银行一定要掌握损失类贷款的定义特征,损失类贷款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收回或没有剩余价值,只是说贷款已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作为银行资产的价值。

相关阅读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