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银行从业 /资管新规概述

资管新规概述

资管新规概述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资管新规概述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银行从业
授课老师:徐雨光
所属科目:初级个人理财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四章 金融投资产品概述/第一节 金融投资产品代销及资管新规概述/资管新规概述
所属版本:2025

资管新规概述介绍

资管新规概述

(1)明确资产管理业务范畴,即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2)确立资产管理产品的分类。

(3)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标准,规范非标准化债权投资。

(4)禁止资金池,强化流动性管理。

(5)打破刚性兑付。

(6)强化资产管理产品风险控制。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1:31:19

资管新规概述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  )。
A . 140%
B . 200%
C . 80%
D . 100%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每只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每只封闭式公募产品、每只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200%。

判断题 2.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
A .
B .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分级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3.关于资管新规的“打破刚性兑付”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B . 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
C . 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等情况,可以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D . 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10%或以上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选项A正确:资管新规关于“打破刚性兑付”的具体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选项B正确: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
选项C正确: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等情况,可以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选项D错误: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5%或以上
故本题选D。

单选题 4.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是(  )。
A . 综合理财服务
B . 财富管理业务
C . 资产管理业务
D . 投资管理业务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选项A错误: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选项B错误:目前,为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已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内容。
选项C正确: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选项D错误:一般来说,拥有一批精通投资管理业务、经验丰富的理财专业人士的信托机构,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将使信托计划获得更大的收益。
故本题选C。

单选题 5.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公募理财产品不可投资的标的是(  )。
A . 未上市企业股权
B . 债券
C . 上市交易的股票
D . 货币基金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大咖讲解:资管新规概述

徐雨光
银行从业
中级经济师
美国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某高校金融系,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财,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对热点考点把握准确,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查看老师课程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