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什么造就了UT斯达康传奇?(一)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28日
 追逐梦想的远航

  在公众场合,吴鹰和周绍宁两人最近一次的同时露面是在2004年10月下旬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300多平米气派的展台,把这家公司新推出的宽带、软交换、光传输、3G、IPTV、家庭私网、多种手机和终端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显要位置,而让她起家和知名的“小灵通”却放在不起眼的位置,这一切似乎传递着UT斯达康已不是“小灵通”的公司,多种产品一起露面,再由一张标志其产品已进入33个国家的世界地图来映衬,无疑是在向外界高调传达UT斯达康正在实施国际化和产品多元化战略的信息。

  公司虽然在悄声地发生变化,可吴鹰和他的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依然坚持着每年展会“亲自练摊儿”的传统。在展会的一天,有销售天才的吴鹰把刚在邻家展台参观的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请到自己的“地盘”,亲自为他讲解。而一向低调的周绍宁却找了展台的一个僻静角落“隐藏”了起来。

  展会上,吴鹰特别陪同领导在UT斯达康的“IPTV视频点播系统”前作了详细的介绍,而这种家庭视频点播系统,可以随时选择任何已经或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解决了“移时”看节目的难题,这种采用了UT斯达康自主研发的“流媒体技术”的产品,被吴鹰认为是“具有革命性”的产品,是继小灵通之后,UT斯达康又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而成功的基本因素和小灵通一样——它是消费者欢迎和用得起的,而且是颠覆性的宽带应用。据吴鹰介绍,这一系统已经被日本客户所采用。

  UT斯达康早期的几位创建设者,都是昔日贝尔实验室的中国精英,如今,他们领导的公司已成为中国电信企业的主流,并与中兴和华为共同铸就中国通信产业三强鼎立之势。可以说UT斯达康自1995年成立,在不到10年里,写就了一个神奇故事,在人们羡慕的眼光中,你会发现,成功必须以奋斗为代价,岁月将喜悦和沧桑同时带给世人。如果你能走近吴鹰,会清楚地看到他的须根已经花白,而UT斯达康的“拼命三郎”周绍宁则在这两、三年内,从一个精神矍铄的小伙子,变得鬓角银丝数缕。

  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还习惯于他们的年轻,这不仅因为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有活力的代表和海归创业典范;还因为他们的财富没有遮掩和修饰,更加接近真实;因为他们设立的标杆不断提升,发奋图强的青春活力依旧渗透于骨髓,更因为他们及UT斯达康的未来无法估量。

  或许因为UT斯达康成长得太过迅速,人们对于他们还多少感到陌生。他们是怎样一群人?创业的日子他们怎样度过?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小灵通?小灵通遭到封杀他们又怎样化解危机?小灵通之后他们靠什么发展?UT斯达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何处?他们为今后描绘了怎样的蓝图?生活中的这些年轻富豪又是怎样?他们怎样面对自己和UT斯达康的未来?设立了怎样的目标?下面的故事也许能解答一、二……

  爱国者的阵营

  看到这个标题请不要联想美国的导弹,她是想强调创建UT斯达康的精英们确是因为爱国聚到了一起。

  很多人都知道UT斯达康是由两家公司合并而成——尤尼泰克(Unitech)公司与斯达康(Starcom)公司。如果要了解他们的结缘,两家公司合并的“媒人”,如今UT斯达康的首席技术官黄晓庆是最好的见证者。

  谈到与吴鹰的第一次见面,黄晓庆记忆犹新:“我与他第一次相识是在纽约的街头上,是在一个许多留美青年人都参加的爱国活动上,吴鹰特别爱国,我也一样。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爱国教育对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都是爱国者,让两个年轻人彼此相惜。随后,黄晓庆加入了吴鹰的斯达康公司,并在吴鹰的帮助下进入贝尔实验室,不久又认识了陆弘亮。

  “后来,陆弘亮有意让我加入他的公司,但又半开玩笑地说出不起这么多钱雇我,于是他出机票动员我回国看看,让我看看是不是应该加入。于是我就在1993年的时候回国了,那是我自1982年出国后第一次回国。”

  当黄晓庆回国之后,他被震惊了。“我看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国家穷,并不可怕,只要不服输。同时我看到了太大的机会,美国开发西部时称西部为野蛮的西部,而那时开发中的中国,几乎被人们称为‘野蛮的东方’。”

  见到如此多的机会,黄晓庆回到美国后,1994年2月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陆弘亮的尤尼泰克公司。此后,黄晓庆一直琢磨着如何把公司做快、做大。他发现陆弘亮和吴鹰都看好电信市场,都有想在中国把事业做大的勃勃雄心,而且在技术上斯达康偏软件,尤尼泰克偏硬件,在业务关系上两者正好互补。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吴鹰,吴鹰很爽快地答应与陆弘亮见面。合并的事情就在陆弘亮、黄晓庆、吴鹰及合作伙伴薛村禾一起吃饭时敲定了。1995年10月UT斯达康成立。几位合作伙伴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由陆弘亮率队,向孙正义宣讲了公司今后的发展策略及目标,孙正义被新的事业所吸引,当即拍板对UT斯达康进行风险投资。孙与陆是伯克利大学的校友,毕业后又一起创业,孙曾因身体原因,把公司全部托付给陆。孙对于他称为“Blood Brother”的陆是百般信任,加上吴鹰30分钟的演讲,让孙动心,当场同意投资3000万美金,条件是两家公司必须合并。

  对于当初加入UT斯达康,黄晓庆戏称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因为他把自己当时在美国积攒的大部分积蓄都拿出来,投资于UT斯达康。

  或许创业者自己的描述不足以说明真实的过去,在UT斯达康3G事业部王琼的印象中,满腮大胡子,才是吴鹰给她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那是我到美国不久,去机场接亲友,在机场里看到一对中国夫妇各推着一两手推车,上面摞起了很高的行李,男的留着很长的胡子,给我的印象挺深刻的,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吴鹰。”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