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职场调查:员工告别忠贞时代

来源:233网校 2006年9月16日
  如果一家公司发现有的员工对公司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它该怎么办?

  对公司产生不满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导致的结果往往只有一个———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越来越低,紧接而来的是频繁的跳槽。从《职场指南》此次进行的员工忠诚度调查来看,有55%的受访者承认,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忠诚度正在下降,而36%的人则选择了模棱
两可的“说不清”,仅有9%的受访者否认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下降。如此看来,以往计划体制下“从一而终”的职业思维已经不是现代职场人的主流思维。

  告别忠贞不渝的年代

  这份由本刊发起的“忠诚度调查”所得的数据显示,一生一份工作的想法已经过时。

  尽管66%的受访者认为,一生究竟该从事多少份工作需要看个人的机遇,但没有一个人认为,一生只需一份工作。最有弹性的回答是2-5份,27%的人选择了这个答案。

  有意思的是,在所有受访人中,有54%的人在目前公司才呆了一年不到,而48%的受访者甚至没有跳槽经历。这说明,参与调查的群体大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而他们代表的,正是年轻一代职场人的普遍思维。

  一年考验一次忠诚

  恒道信利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职业顾问Kevin说,“西方职业思维的冲击,导致中国年轻一代的企业员工逐渐摆脱传统儒家‘忠’的思想,趋向更个人化的职业选择。”

  相对跳槽态度更为张扬的西方人,中国的年轻白领仍然显得含蓄和深思熟虑。调查显示,他们考虑跳槽的周期,基本上是一年一次,不会在短期内就开始为他们的下一站做准备。

  尽管新一代的职场人受西方的职业思维影响深远,但东方的传统文化还是让他们下意识地夹在“夹板”中间———想要跳槽,却又怕频繁跳槽记录的履历表,很可能会使中国的HR们产生第一眼的坏印象。

  这一特征从东西方职场人的两份调查比较中显得更为明显。据《FT全球经济报道》去年刊登的一项题为“脚底发痒”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回答说,他们在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寻找另一份新工作。另40%的人表示,12个月后,他们不会还为现在的雇主工作。

  而面对同样的问题,本次调查的结果则更显示了东方人理性的特征。55%的受访者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答案,他们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他们还会继续为现在的企业所服务。只有7%的人说,在工作第一天,他们就已经开始考虑下一份工作了。

  对职业忠诚,不是对公司忠诚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金钱已经不是左右员工忠诚度的第一要素,职业生涯的意识已经在大多数年轻职场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当问及他们会对怎样的公司保持忠诚时,49%的受访者强调了“能够实现个人理想”这一点,而看重薪水待遇和公司知名度的只有9%和4%。

  职业专家表示,这表明,在员工眼里,无论在任何公司,个人职业生涯得到发展,总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一个上升趋势,而不因为跳槽而受到不良影响。换言之,现代的企业员工们倾向于忠于某个职业,并往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不是忠于某个公司。只要这个公司对他的职业发展没有帮助,他会选择立即跳槽。

  另一个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55%的受访人认为,虽然想保持“忠诚”品德,但面对更好的发展前途时,跳槽是可以考虑的。

  个体意识的增强,使员工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大过考虑企业的利益。这同样是因为职业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既脱离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为企业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传统观念,也不是传统的老板与雇员的关系。更多的人认为,自己在向企业提供服务。因此,忠诚的对象更应该是自己和自己的职业。

  什么影响了员工的忠诚?

  要保留大多数人的忠诚,对企业HR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员工的类型有多种多样,这使导致他们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员工的分化的确给HR们出了难题。对于HR们来说,他们首先需要了解,员工“想要什么”,怎样的工作才能让他们满意?然而调查的结果则显示了一个复杂的情况。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