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考点总结:
项目监理机构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组织协调:
1.会议协调法
会议协调法是工程监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协调方法,包括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例会专题会议等。
(1)第一次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是建设工程尚未全面展开、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各自人员及分工、开工准备、监理例会的要求等情况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会议,也是检查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并明确监理程序的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应由建设单位主持,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授权代表参加:也可邀请分包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设计单位人员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上,总监理工程师应介绍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和内容、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职责分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措施等。
(2)监理例会。监理例会是项目监理机构定期组织有关单位研究解决与监理相关问题的会议。监理例会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宜每周召开一次。参加人员包括: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其他有关监理人员、施工项目经理、施工单位其他有关人员。需要时,也可邀请其他有关单位代表参加。
监理例会主要内容应包括:
1)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2)检查分析工程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
3)检查分析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管理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5)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6)其他有关事宜。
(3)专题会议。专题会议是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主持或参加的,为解决工程监理过程中的工程专项问题而不定期召开的会议。
2.交谈协调法
在工程监理实践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开会来解决,有时可采用“交谈”的方法进行协调。交谈包括面对面交谈和电话、微信等形式交谈。
3.书面协调法
当会议或者交谈不方便或不需要时,或者需要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就会采用书面协调方法。书面协调法的特点是具有合同效力,一般常用于以下几方面:
(1)不需双方直接交流的书面报告、报表、指令和通知等;
(2)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各方提供详细信息和情况通报的报告、信函和备忘录等
(3)事后对会议记录、交谈内容或口头指令的书面确认。
真题回顾:
1、在争取良好的社会环境远外层关系协调时,属于()工作。
A.工程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施工单位
D.当地政府
远外层关系的定义:远外层关系是指建设单位与政府部门、金融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虽然不是直接的合同关系,但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委托的可能性:如果建设单位确需将部分或全部远外层关系协调工作委托给工程监理单位承担,则应在工程监理合同中明确委托的工作和相应报酬。但这并不改变建设单位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因此,争取良好的社会环境远外层关系协调属于建设单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