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绿色施工技术措施【预测】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5年教材修改】 | (1)结构材料利用。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及新材料,减少水泥用量。 (2)围护材料利用。 (3)装饰装修材料利用。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4)周转材料利用。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5)节材措施。鼓励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宜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评价认证标识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1)提高用水节水效率。施工现场应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 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2)保证用水安全。 |
节能与能源利用 | 施工用电及照明节能。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施工现场宜错峰用电。 |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 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塔式起重机等垂直运输设施基座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基座或利用在建工程的结构。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施工现场入口应设置绿色施工制度图牌。 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边宜设绿化隔离带。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 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的硬化(不一定必须是水泥)处理宜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和构件。 |
环境保护【24年单】 | (1)扬尘控制 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在场界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宜使用清洁燃料。不得在施工现场融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及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其他物质。 (2)噪声与振动控制。 昼间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70dB(A),夜间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55dB(A)。同时,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3)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采取限时施工、遮光和全封闭等措施。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处理设施,如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食堂应另设隔油池;施工现场宜采用移动式厕所,并应定期清理,固定厕所应设化粪池;隔油池和化粪池应做防渗处理,并应进行定期清运和消毒。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和检修时,应控制油料污染;清洗机具的废水和废油不得直接排放。 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易挥发、易污染的液态材料,应使用密闭容器存放。废弃、渗漏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5)土壤保护。对于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6)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置。 工程渣土、工程泥浆采取土质改良措施,符合回填土质要求的,可用于土方回填; 工程垃圾中的金属类垃圾,宜通过简单加工,作为施工材料或工具,直接回收用于工程; 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中的无机非金属建筑垃圾,宜根据场地条件,设置场内处置设备,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施工现场难以就地利用的建筑垃圾,应制定合理的消防、防腐及环保措施,并按相关要求及时转运到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进行资源化处置和再利用。 力争使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现场清理时,不得将施工垃圾从窗口、洞口、阳台等处抛撒。 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排放。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100%;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
进入233网校一级建造师资料包,下载更多一建备考资料>>
2025年一级建造师四色笔记已上新,助你锁定核心考点,短时冲刺及格线!
四色笔记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大家的这些痛点!
🔴红色标注考点:直击命题核心,覆盖高频必考点,精准定位考试方向;
🟢绿色提示易错:标注易混易错点,消除知识盲区,避免“一错再错”;
🔵蓝色强化数字:数字考点特别标注,强化记忆,让关键数据不再遗忘;
⚫️黑色稳固基石:常考知识点全面覆盖,为冲刺高分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