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题 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题,共80分)
31、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一段公路桥梁工程,施工XX跨越河流,桥梁基础材用钻孔灌注桩。3号承台位于河中,承台为“XXX”字形,分上下两层两次施工,承台围堰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三层支撑,施工工期雨季,河中浪高0.5m,3号承台钢板桩围堰平面示意图如图3-1所示,1-1剖面示意图如图3-2所示。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一段公路桥梁工程,该工程跨越河流,桥梁基础材用钻孔灌注桩。3号承台位于河中,承台为“工”字形,分上下两层两次施工,承台围堰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三层支撑,施工工期雨季,河中浪高0.5m,3号承台钢板桩围堰平面示意图如图3-1所示,1-1剖面示意图如图3-2所示。
事件一:承台钢板桩围堰主要流程:围堰测量角度放样→A→施打钢板桩及合龙→安装上、中、下围檩及支撑、围堰抽水、土方开挖→B→支模并浇筑承台下层混凝土→拆除下围檩及支撑→浇筑承台上层混凝土→拆除中、上围檩及支撑。
事件二:钢板桩围堰深基坑施工时,为了加快进度,施工单位仅施工中层内支撑,抽水后,立即一次性开挖土方,监理工程师指出深基坑施工存在以下重大事故隐患:
1、未按要求逐级开挖
2、未按要求进行排水、放坡
……
事件三:抽水后开挖土方时,钢板桩锁口处出现漏水、局部涌砂现。
事件四: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钢板桩围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项目现场技术员进行监督管理。
问题:
1.钢板桩适宜的施打顺序(合龙,方向为东、西、南、北),钢板桩围堰顶设计最低高程H(单位:m,小数点后1位)。
2.答出事件一中施工工序A、B的名称。
3.事件二中,除监理工程师指出的隐患外,还有哪项重大事故隐患?
4.答出事件三中钢板粧锁口处漏水、局部涌砂的两种处理措施。
5.指出事件四中的错误并改正。
1.
1-1.钢板桩施打顺序:由西开始分两头向东合龙。
1-2.钢板桩围堰顶设计最低高程H=16.0+0.5=16.5m。
2.
A:钢板桩锁口采用止水材料捻缝并安装导向装置。B:凿除桩头。
3.
重大事故隐患还有:(1)仅施工中层内支撑。(2)一次性开挖土方。
4.
钢板桩锁口处漏水、局部涌砂的两种处理措施:
(1)用止水材料堵缝。
(2)注浆堵水。
5.
5-1.错误一: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钢板桩围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改正: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钢板桩围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5-2.错误二:项目现场技术员对钢板桩围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改正:项目专职安全员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32、背景资料
某重交通三级公路工程,沿线地质地貌较复杂,部分路段为填土路堤,部分路段为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部分路段为低填浅挖路基,K6+095低填路基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6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土基层、20c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制定了路基施工技术要求,部分要点如下:
(1)淤泥、冻土、泥炭土、腐殖质土、强膨胀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时,应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2)粉质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冰冻地区的路堤及浸水部分的路堤
(3)粗粒料缺乏时,可采用无机结合料改良细粒土作为路床填料。
(4)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填筑,宜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0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场地清理,场地清理有关工程量清单清理现场和砍伐树木工程量如下:
(1)清理现场:拟建道路路基范围内共56900㎡,临时便道路基范围内XX场区域内共8200㎡,承包人驻地及生产厂区内共11600㎡
(2)拟建道路路基范围内砍伐树木:胸径5cm以下共1260棵,胸径XXcm共320棵,胸径10cm~15cm(含10cm)共470棵,胸径15cmXX棵:
事件三:路基填前碾压之前,施工单位对A进行了取样试验,并对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了取样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施工单位对一般填方路堤地基表层进行碾压处理,压实度控制标准不小于B,并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对低填路堤的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
事件四:施工单位对特殊填料路堤、特殊路基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路基进行了试验路段施工。填土路堤试验段施工时,根据不同土的性质,采用轻型、重型击实试验、振动台法等试验方法,
测定了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
问题:
1.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逐条判断事件一中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答出正确技术要求。
2.分别计算事件二中“202-1-a清理现场”和“202-1-b砍伐树木”清单子目的计量工程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答出事件三中A、B的内容。K6+09S路基横断面处地基表层土开挖的最小厚度是多少米?(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4.事件四中,还需对哪些路堤进行试验段施工?常用的最佳含水率测定试验方法还有哪种?
1.
1-1.不正确。改正: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
1-2.不正确。改正:粉质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冰冻地区的路床。
1-3.正确。
1-4.正确。
2.
2-1.“202-1-a清理现场”的计量工程量为:56900。
2-2.“202-1-b砍伐树木”的计量工程量为:470+180=650
3.
3-.A:路基基底原状土。
3-2.B:85%。
3-3.地基表层土开挖的最小厚度为:0.90m。
4.
4-1.还需进行试验段施工的有:填石路堤。土石路堤。
4-2.最佳含水率测定试验方法还有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3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二级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起讫里程为K0+000~K20+500。该公路位于平原区,线形平顺,所有平曲线的半径都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时,施工单位按要求设置了纵缝与横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示意图如图2-2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针对级配碎石底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首先在整理好的路基上,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材料均匀地摊铺在预走的宽度上,要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坡度i,施工单位还制定了如下技术要求:
(1)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宣将大粒径碎石铺在下层,中粒径碎石铺在中层,小粒径碎石铺在上层,碎石晾干后,再摊铺石屑。
(2)检查材料层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3)使用在料场已拌和均匀的级配碎石混合料,摊铺后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时,应采用平地机补充拌和。
(4)级配碎石宜基层施工未做透层沥青或铺设封层前,可开放交通。
事件二:施工单位按要求建设了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有关规范、规程。遵循科学、客观、B、C原则,独立开展试验检测活动。为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和报告。工地试验室制定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或功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仪器设备实施标识管理,标识分为管理状态标识和使用状态标识,管理状态标识包括设备生产厂商、设备编号、操作人员、保管人员等主要信息。
问题:
1.答出事件一中路拱坡度i的值,并逐条判断事件一中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答出正确技术要求。
2.计算图2-2中传力杆中心距离基层顶面的安装高度(单位:cm,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答出图2-2中构件A的名称。
4.答出事件二中的B、C原则。
5.补充事件二中仪器设备管理状态标识应包括的其他主要信息。
1.
1-1.路拱坡度i是2%。
1-2.(1)不正确。改正: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
(2)正确。
(3)正确。
(4)不正确。改正:级配碎石宜基层施工未做透层沥青或铺设封层前,严禁开放交通。
2.
传力杆中心距离基层顶面的安装高度h=22/2=11.0cm。
3.
A:模板
4.
B:严谨。C:公正。(B、C可以互换)
5.
仪器设备管理状态标识应包括的其他主要信息:设备名称、型号。
34、背景资料
某单洞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位于平曲线上,长度为485m,起讫里程为K3+420~K3+905,其中K3+420~K3+450和K3+850~K3+905为V级围岩,K3+450~K3+600和K3+790~K3+850为IV级围岩,K3+600~K3+790为亚级围岩。亚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V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IV、V
级围岩采用了钢架和系统锚杆等支护措施,其中系统锚杆施工顺序示意图如图4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喷射机喷嘴垂直岩面,工作压力根据喷射机械和喷射部位等因素确定,并根据现场试喷效果调整。
事件二: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进行了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风险等级为亚亚级;对隧道洞口施工进行了专项风险评估,制定了洞口失稳控制措施,包括监控量测、开挖、支护和排水控制措施。由专业分包单位编写了爆破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按程序上报B和C共同签字并加盖
公章,然后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实施。
事件三: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其中测量
管理要求如下:
(1)隧道中线的精确定位采用坐标计算的方法即可。
(2)中线定位坐标计算书由测量负责人进行审校开签字后作为技术交底的组成部分。
(3)隧道的中线精确定位由项目总工程师向测量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并形成书面交底签认记录。
(4)现场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复核测量
问题:
1.分别按长度和跨度分类,该道属于什么类型?
2.答出图4中构造物A的名称和各施工工序的正确顺顺序(答出数字序号即可,如④③②⑤或14325)。
3.补充事件一中确定喷射机工作压力还需考虑的另外两个因素。
4.答出事件二中进行总体风险评估的理由,隧道洞口失稳的监控量测控制措施以及B和C的名称
5.事件三(1)~(4)条中有哪两条错误?并将两条错误改正
1.
1-1.按长度分类该隧道属于短隧道。
1-2.按跨度分类该隧道属于一般跨度隧道。
2.
2-1.A:钢筋网。
2-2.顺序:②③⑤④①。
3.
喷射机工作压力还需考虑的另外两个因素:混凝土坍落度、喷射距离。
4.
4-1.进行总体风险评估的理由:Ⅵ、Ⅴ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需要进行总体风险评估。本工程Ⅴ级围岩连续长度为3905-3850=55m,已经超过50m,所以需要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4-2.增加地表水下沉监控量测频率,分析洞口变形发展趋势。
4-3.A: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B:专业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A、B可互换)
5.
错误:第(1)、(2)条。
(1)条改正:隧道中线的精确定位应采用导线法。
(2)条改正:中线定位计算书应由项目总工进行审核开签字后作为技术交底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