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二级建造师 /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

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

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二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江凌俊
所属科目: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3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3.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3.2.4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应用
所属版本:2025

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介绍

换填地基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的地基处理。按其回填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素土、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等。

换填厚度由设计确定,一般宜为0.5~3m

夯实地基可分为强夯和强夯置换处理地基。

• 强夯处理地基: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 强夯置换处理地基: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程。

一般有效加固深度3~10m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4:35

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某工程地基采用灰土换填的做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 . 换填厚度2.5m由勘察单位确定
B . 石灰采用未熟化的生石灰
C . 灰土体积配合比取4:6
D . 压实系数为≥0.95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A应为:换填厚度由设计确定,一般宜为0.5~3m。B应为:石灰采用新鲜的消石灰。C应为: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

简答/论述/问答 2.砂和砂石地基选用的回填料有何要求?压实标准要求压实系数达到多少?

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1)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
(2)大于等于0.97

单选题 3.下列关于夯实地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强夯施工前,进行试夯,每个实验区面积不宜小于10mx10m
B . 强夯置换夯锤底面形式宜采用方形
C . 一般有效加固深度3~ 10m
D . 强夯置换夯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宜大于50kPa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A选项:每个试验区面积不宜小于20mX20m
B选项:强夯置换夯锤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
C选项:一般有效加固深度3~ 10m
D选项:强夯置换夯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宜大于80kPa

简答/论述/问答 4.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6层,面积4800㎡,基坑深度3.5米,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层大开间采用钢结构)。
基坑开挖时,发现局部有软土层,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协商后确定采用粉细砂换填地基: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根据经验确定。换填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要求压实系数达到0.95。
监理工程师对现场钢筋加工与绑扎进行检查,发现:钢筋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箍筋的弯钩与模板成90°;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8mm,采用搭接连接,在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了两个箍筋,间距为100mm;框架节点处钢筋稠密,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25mm。
对顶层钢结构焊缝进行检验中,发现一种首次使用的焊接材料的施焊部位焊缝有裂纹缺陷。
在外墙胶粉EPS颗粒保温砂浆系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分遍施抹,保温浆料每遍间隔时间12h以上,最后一遍找平。浆料随拌随用,为防止开裂,在所有的抗裂砂浆抹面层中均铺设了单层耐碱玻纤网。施工完成后,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实施对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进行了现场实体检验。
【问题】
 1.写出换填地基施工中的错误,并分别改正。
 2.分别改正现场钢筋加工与绑扎中发现的错误。除了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钢筋除锈还可采用哪些方法?钢筋稠密处混凝土应如何加强振捣?
 3.除了裂纹缺陷,钢结构通常还有哪些焊缝缺陷?当检验有1处裂纹缺陷时,后续应如何抽查确认焊缝质量?
 4.外墙胶粉EPS颗粒保温系统施工及实体检验中有哪些错误,分别写出正确做法。建筑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检验哪些项目?

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1.错误一:发现局部有软土层,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协商后确定采用粉细砂换填地基。
改正: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错误二:采用粉细砂换填地基。
改正: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
错误三: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根据经验确定。
改正:采用换填垫层法加固地基时,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
错误四:换填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
改正: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土层。
错误五:压实系数达到0.95。
改正:压实系数≥0.97。
 2.(1)分别改正如下:
①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箍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
②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8mm(大于25mm),采用搭接连接,应在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间距宜为50mm。
③框架节点处钢筋稠密,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2)钢筋除锈,还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
(3)钢筋密集区域:应选择小型振动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3.(1)焊缝缺陷通常还有: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和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2)当检验有1处裂纹缺陷时,应加倍抽查,在加倍抽检焊缝中未再检查出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合格;检验发现多处裂纹缺陷或加倍抽查又发现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不合格,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验。
 4.(1)错误一:保温浆料每遍施抹间隔时间12h以上。
正确做法:保温浆料每遍施抹间隔应在24h以上。
错误二:在所有的抗裂砂浆抹面层中均铺设了单层耐碱玻纤网。
正确做法:首层必须铺贴双层耐碱玻纤网布且在大角处安装金属护角。
(2)建筑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包括:墙体保温材料的种类、保温层厚度和保温构造做法。

大咖讲解:换填地基和夯实地基

江凌俊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3.2.5混凝土桩基础施工

 

施工方法对比

预制桩

锤击沉桩法、静力桩法及振动法

• 以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应用最为普遍

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等

 

高频

3.2.6混凝土基础施工

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有条形基础、单独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等。

高频

岩土分类与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规定,支护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对于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重要性系数

一级

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很严重

1.10

二级

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严重

1.00

三级

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0.90

 

高频

浅基坑支护

2. 浅基坑支护

包括

适用于

锚拉支撑

开挖较大型、深度较深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

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土层或砂土层中使用

短桩横隔板支撑

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临时挡土墙支撑

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挡土灌注桩支护

适用于开挖较大、浅(小于5m) 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高频

深基坑支护

深基坑支护

支护结构的类型

灌注桩排桩围护墙、咬合桩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地下连续墙板桩围护墙、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土钉墙等;

支撑形式

内支撑、锚杆(索)、与主体结构相结合(两墙合一)的基坑支护等

 

高频

基坑监测

基坑监测

应实施监测的基坑

①设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

②开挖深度5m的下列基坑:

a. 质基坑;

b. 极岩基坑、破碎的软岩基坑、极破碎的岩体基坑;

c. 上部为土体,下部为极软岩、破碎的软岩、极破碎的岩体构成的土岩组合基坑。

③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简答、变更】

 

监测单位

(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方、设计方等认可,必要时还应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14单;18、23改错;变更】

监测对象

(3)现场监测的对象宜包括:

支护结构;

②基坑及周围岩土体;③地下水;

周边环境中的被保护对象,包括周边建筑、管线、轨道交通、铁路及重要的道路等;

⑤其他应监测的对象。【简答、新增】

 

监测规定

②应根据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及施工场地等确定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监测点布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预警

至少监测

③应至少进行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沉降以及周边建筑、道路等沉降监测。

• 并应根据项目技术设计条件对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

⑥基坑降水应对水位降深进行监测,地下水回灌施工应对回灌量和水质进行监测。

 

监测规定

监测点布置

④监测点应沿基坑围护墙顶部周边布设,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点。

立即预警

⑤当基坑监测达到变形预警值,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或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出现大的变形时,应立即进行预警。【简答】

监测时长

(5)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工作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对有特殊要求的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才能结束。【新增】

 

高频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

考虑因素

(1)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考虑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土方平衡和合理调配,确定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点。

防止坍塌

(2)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0.5m

(9)基坑开挖完成后 ,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13年】

 

开挖方式

(3)无支护土方工程采用放坡挖土;【24年】

有支护土方工程采用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等方法。

放坡开挖

4)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10年】

2024092308345655936449_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三)

 

高频

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

施工参数

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土料性质、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回填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简答;19、21年】

土料要求

填方土料一般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5%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简答;22年】

现场初步判定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①在气候干燥时:须加快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

②填料为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时: 碾压前应充分洒水湿透

 

高频

人工降排地下水

人工降排地下水

基坑开挖深度浅,基坑涌水量不大时,可采用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的方法。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时,一般可采用井点降水。

1)明沟、集水井排水

(1)明沟、集水井排水是指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

2) 降水

(2)井孔应垂直,孔径上下一致。井点管应居于井孔中心,滤管不得紧靠孔壁或插入淤泥中。

(3)井点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一般开始出水混浊,经一定时间后出水应逐渐变清,对长期出水混浊的井点应予以停闭或更换。

(5)降水施工完毕,陆续关闭和逐根拔出井点管。土中所留孔洞应立即用砂土填实。

2024092308345655936449_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四)

 

高频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准备工作、验槽程序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

(1)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

(3)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

高频

验槽的主要内容和验槽方法

地基验槽通常采用观察法。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通常采用钎探法。【20年】

2024092308345655936449_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五)

###分页标识###

1)观察法

(1)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2)钎探法

(1)钎探是根据锤击次数入土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

(5)打钎时,同一工程应钎径一致、锤重一致、用力(落距)一致。每贯入30cm(通常称为一步),记录一次锤击数;【17年】

(7)钎探后的孔要用灌实。

###分页标识###

3)轻型动力触探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局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简答;11、23年】

 

高频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FG桩)

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完成的素填土地基。

根据现场条件可选用下列施工工艺:

(1)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

(2)长螺旋钻中心压灌成桩

(3)振动沉管灌注成桩

(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高频

单独基础浇筑、条形基础与设备基础浇筑

1.单独基础浇筑

(1)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按照先边角后中间一次完成。

2.条形基础与设备基础浇筑

(1)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至少在混凝土初凝前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000~3000mm,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14年】

(2)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形成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宜为300~5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高频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组织设计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 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订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配比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3)大体积混凝土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 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

• 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³;

• 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 砂率宜为38%~45%。【变更】

 

(4)浇筑

①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 300~500mm。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③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有保证时 ,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④混凝土应采取机械振捣。在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

 

高频

钢筋混凝土预制柱

锤击沉桩法一般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转移桩机。

高频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1)钻孔灌注桩【变更】

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清孔质量检验→水下浇筑混凝土→成桩。

2)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成桩施工工艺流程: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