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一>刑法

刑法罪名快速记忆(1)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29日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
骗购外汇罪 数额较大
①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从重处罚;②重复使用上述材料;③其他方法。明知骗汇而提供人民币资金的,以共犯论处。
海关、外汇、金融、外贸等与之通谋,为其提供购买外汇的有关凭证或其他便利;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单据而付汇、售汇的,以共犯论,从重处罚。
第191条……………………………洗钱罪 不再认定为赃物犯罪;故意;以上皆为双罚制。
具有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目的;其余犯罪所得都不能成为洗钱罪的对象;事前无通谋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192条……………………………集资诈骗罪 同下;直接故意;双罚制。
第193条……………………………贷款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较大。
第194条 第1款…………………票据诈骗罪 同上;双罚制。 (177条)
①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②明知是作废的而使用的;③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④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的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⑤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第2款…………………金融凭证诈骗罪(177条) 同上
第195条……………………………信用证诈骗罪(177条)
①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②使用作废的信用证;③骗取信用证;④其他方法。
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177条) 数额较大
①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②使用变造的信用卡的;③冒用他人信用卡的;④恶意透支的。
伪造信用卡并用伪造卡诈骗的属牵连犯,按重罪处罚;盗窃并使用的,盗窃罪,数额为实际使用值。
第197条……………………………有价证券诈骗罪 数额较大
第198条……………………………保险诈骗罪 同上;双罚制。 (271条)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主观方面是故意。
如果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如放火罪、爆炸罪、故意杀人罪等,数罪并罚;
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本罪共犯。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201条……………………………偷税罪 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故意;双罚制。
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10%以上不满30%并且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占30%以上并在10万元以上的,加重处罚。扣缴义务人为10%且1万元以上。
第202条……………………………抗税罪 暴力、威胁方法,谩骂耍赖不是;故意。
故意造成税务人员伤害或死亡的,应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过失造成的,抗税罪。
第203条……………………………逃避追缴欠税罪 数额较大,以下皆为双罚制。
第204条 第1款…………………骗取出口退税罪 数额较大(2002年试题)
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偷税罪;超过部分,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
第205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盗窃上述发票的,按盗窃罪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上述发票的,按诈骗罪定(25份以上)。
第206条……………………………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207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208条 第1款…………………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如果购买后又虚开或出售的,不定本罪,按205、206、207条定罪处罚。
第209条 第1款…………………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第2款…………………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第3款…………………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第4款…………………非法出售发票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 同种商品上使用同种商标,情节严重。
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故意;销售金额较大。
第215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情节严重
第216条……………………………假冒专利罪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
用非专利产品(方法)冒充专利产品(方法),由专利管理机关予以处理,不构成本罪。
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②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③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④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还包括侵犯著作邻接权人对其出版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