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考>客观题卷一>卷一真题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真题汇编(三)

来源:233网校 2019年8月6日
导读: 本文为2013-2017年司法考试客观题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历年真题汇编(三),敬请阅读!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 【2016年】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 

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 

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选项C理解错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只能通过各种途径间接行使。 

2、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  【2016年】

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 

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 

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据此可知,只有选项C正确,选项A、B、D的表述过于绝对和片面。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 【2017年】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所以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但法治建设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选项B错误。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践基础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选项C错误。全面依法治国从中国实际出发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选项D正确。全面依法治国从实际出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批准的政府预算、预算调整和决算,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也应向社会公开。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2017年】

A、依法行政要求对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和废止 

B、透明预算制度有利于避免财政预算的部门化倾向 

C、立法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规范作用,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扫清障碍 

D、立法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立法总是滞后于改革措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选项A说法正确。对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和废止,是依法行政的要求。

选项B说法正确。透明预算制度能够加强社会对政府各项预算的监督,有利于避免财政预算的部门化倾向。

选项C说法正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立法对政府职能转变也具有规范作用,能够使法治政府的建设更加顺利。

选项D说法错误。立法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立法并不总是滞后于改革措施的。 

3、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2017年】

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 

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 

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 

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正确。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有利于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选项B说法正确。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要求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选项C说法正确。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措施,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表现,也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

选项D说法错误。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的决策机制,不能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制度。 

4、梁某欲将儿子转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小学,学校要求其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梁某找到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考虑到梁某的难处,民警仍出具了证明,并附言一句:“请问学校,难道父母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剥夺小孩读书的权利吗?”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2017年】

A、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将减损公民合法权益 

B、民警的附言客观上起到了普法作用,符合“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 

C、派出所对学校的要求提出质疑,不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 

D、梁某要求派出所出具已明令不再出具的证明,其法治意识不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不会减损公民合法权益。

选项B正确。“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国家机关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本题中民警的附言起到了普法的作用,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普法教育,符合“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

选项C错误。文明执法要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权益,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执法程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保障。由此可知,派出所对学校的要求提出质疑,正是文明执法的要求。

选项D错误。梁某按照学校的要求到派出所要求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可以看作是遇事找法的表现,因此不能认为其法治意识不强。 

5、某市检察院运用电子设备双路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检察官办案过程,推动理性文明执法。关于理性文明执法,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2013年】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

B、有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

C、有助于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

D、要求执法机关从有利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讲究执法方法。为此,可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办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执法为民基本理念。理性文明执法是人民群众对于执法活动的强烈要求。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从有利于人民群众出发实施执法行为,冷静应对处置各种矛盾和冲突,遵守执法程序,讲究执法方式,改善执法态度。但这些改善行为都是要以法律为框架的,不能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进行。

6、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 )【2013年】

A、某市公安局对年纳税过亿的企业家的人身安全进行重点保护

B、某法官审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主动到医院咨询相关的医学知识,调查纠纷的事实情况,确保案件及时审结

C、某法院审理某官员受贿案件时,考虑到其在工作上有重大贡献,给予从轻处罚

D、某县李法官因家具质量问题与县城商场争执并起诉商场,法院审理后认为无质量问题,判决李法官败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

选项A、C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之一,选项AC均违背了该项原则。

选项B错误。该法官主动咨询相关医学知识,确保案件及时审结体现了司法高效原则。

选项D正确。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法院公正审理,没有因李法官身份特殊而徇私,故其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

7、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服务大局理念的要求?( )【2014年】 

A、某省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该省地方性法规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相抵触,最终依据法律作出裁判

B、某市工商局规定收取查询费,拒绝法院无偿查询被强制执行企业的登记信息 

C、某市律师协会组织律师就已结案件进行回访,如案结事未了则为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D、在应对当地自然灾害中,某市检察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着力保障特殊时期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 B

8、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关于党的领导的理念,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2014年】

A、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B、我国法治事业,从总体部署到决策的具体实施,都是在党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C、只要抓住立法环节,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上升为法律,就能全面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

D、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不矛盾的

【正确答案】 C

相关推荐:

在线测试>>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章节习题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