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某小区是无物业的老旧小区,楼道堆物问题一直是治理痛点,社区工作者老陈动员居民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社区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系列宣传活动,协助居民及时清理楼道堆物,一段时间后,居民邻里关系融洽,社区公共意识得到加强,堆物现象得到缓解。上述情形反映出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 )
A.社区居民堆物的习惯是逐步养成的
B.社区居民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
C.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促使他们清理楼道
D.社区自身的公共规范能够约束居民堆物行为
32、社会工作者老范正在与社区矫正对象小钱进行初次会谈,面对低头不语、不断搓手的小钱,老范主动伸出手,并轻声说:“您好,我是社区工作者老范,可以跟您握个手吗?”小钱迟疑片刻,伸手握住老范的手。老范继续说“您不用紧张,我不介意您过往经历,我们就轻松地聊聊天,好吗?”上述老范的言行,最能反映出社会工作者服务专业价值观是( )
A.践行社会公正
B.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C.相信人有独特性
D.注重能力培养和学习
33、初中生小强因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社会工作者小马为其提供个案服务,在服务中,小马引导小强讲述与父母冲突的起因以及对家庭的感受,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表达自己的委屈不满,依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上述小马的做法,运用的治疗技巧是( )
A.支持
B.直接影响
C.探索-描述-宣泄
D.心理动力反思
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则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如社会工作者直接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直接指出服务对象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等。这与小马的做法不符,因为小马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要求小强改变行为。
探索-描述-宣泄: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改善服务对象不良的行为。小马引导小强讲述与父母冲突的起因以及对家庭的感受,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表达自己的委屈不满,正是为了帮助小强宣泄情绪,理解问题的根源。
心理动力反思: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如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和动机的模式等。这与小马的做法也不完全吻合,因为小马主要是让小强描述和宣泄情绪,而不是深入分析内心的动力机制。
34、社区工作者小付在社区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定期前往养老院开展服务,下列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中,属于“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的是( )
A.希望帮助他人,希望世界更美好
B.现在帮助别人,将来“善有善报”
C.有机会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D.能表现和证明自己的成就
参考解析:该动机以 “帮助他人” 和 “改善社会” 为核心,不涉及个人利益诉求,属于典型的 “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
35、社会工作者小林运用小组发展模式,为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开设“点亮未来”减压小组,下列活动中,最符合“积极参与”实施原则的是( )
A.在压力分享中,要求组员相互理解,形成平等的关系
B.通过高考“ABC”问答环节帮助组员更全面认识高考
C.通过训练提升组员自我放松和运用资源的能力
D.鼓励组员就压力应对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
【所属章节考点】第五章第二节 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
36、45岁的老蒋平时工作繁忙,对女儿关心不够,近期女儿成绩下滑,不想上学。为此他深感焦虑。脾气变得暴躁,他不知道如何帮助女儿提升成绩,也不知道怎么与她沟通,老蒋向社会工作者老陶求助,下列老陶的做法中,体现出教育者角色的是( )
A.运用放松练习的技巧帮助老蒋缓解焦虑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B.挖掘老蒋自身辅导女儿学习的经验,充分有效的激发他的潜在能力
C.辅导老蒋学习观察女儿情绪变化的有效方法,改变固有的沟通模式
D.协助老蒋与拥有初中数学资源的机构建立关系,使其获得适当服务
【所属章节考点】第四章第二节 专业角色的扮演---教育者
37、暑假期间,社区工作者小吴面向社区儿童招募“儿童观察员”,让儿童用自己的视角认识社区,参与社区事务,形成社区归属感,协力小吴带领儿童开展的活动中,以分析社区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是( )
A.提供儿童分组讨论“垃圾分类是依靠严格管理还是个人自爱”
B.带领儿童成立社区议事团,讨论团长候选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C.指导儿童书写“福”字,送给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
D.指导儿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直接承担垃圾分类等家务劳动
(1) 人力资源,包括社区中所有的个人体力、技术、智慧、助人意愿以及人际关系等。人力资源重视的人包括社区 骨干,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领导人,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等。
(2)物力资源,主要是可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例如,社区内大中小学的教室、运动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器材等,
(3)财力资源,主要是社区服务所需要的经费,一般有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和服务收费3个来源。同时,在社区工作中,也需要根据资源的必要性和可得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B选项直接涉及对儿童领导力、组织能力等人力资源的识别与开发。通过讨论候选人能力,帮助儿童认识社区成员的潜在贡献。
【所属章节考点】第六章第四节 社区资源分析---人力资源
38、社会工作者小钱在走访时发现,有的困难儿童面临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小钱计划开设“向阳而生”支持小组,小钱除了检索相关文献,查阅机构类似的服务记录,还通过家访和电话访问的形式,了解组员的参与意愿、动机及能力,小钱的做法属于小组评估工作方法中的( )
A.小组需求评估
B.小组计划评估
C.小组过程评估
D.小组效果评估
在进行组前计划评估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下列信息:组员是否自愿参加小组;他们参加小组的动机;组员各自的能力;是否能够帮助小组实现目标等。通常在明确了
参加小组的服务对象后,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方式,例如面谈、电话访谈等,直接与他们建立联系,以便全面了解组员的情况、问题与需求。
【所属章节考点】第五章第四节 小组评估技巧
39、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地按照,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配备,本地级或县级层面实行总量控制,定期动态调整。
A.14人
B.16人
C.20人
D.18人
【所属章节考点】超纲
40、社会工作者针对养老院内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的情况,组织开展小组活动,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下载手机应用程序,如何用手机发信息、接打视频电话、编辑照片等。依据小组工作类型,上述小组属于()
A.成长小组
B.支持小组
C.教育小组
D.治疗小组
【所属章节考点】第五章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