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心理学试题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临考押密试卷及答案(1)

来源:233网校 2014年9月28日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C【解析】大脑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形象知觉功能。
3.D【解析】刚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由运动觉发展水平决定的。
4.A【解析】此题考查注意的广度的理解。
5.C【解析】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是感觉的同时对比。
6.A【解析】瞬时记忆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
7.A【解析】幻想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性想象,是指向未来并和人们的愿望相结合的想象。幻想有两种,积极的幻想与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指基本上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要求的想象,它能够激励人们向往未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对人的工作与生活有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消极的幻想指不切合实际的想象,它脱离现实,甚至歪曲现实,往往被一些不敢正视现实,缺乏足够勇气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的人们用来代替实际行动。
8.B【解析】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事物。
9.A【解析】小学儿童采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是抽象思维发展的标志,是正确教育的结果。
10.D【解析】由情感与情绪的区别可知。
11.C【解析】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12.B【解析】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认为,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13.A【解析】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4.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15.A【解析】要了解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16.C【解析】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
17.A【解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18.A【解析】生理需要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衣服、住所等。
19.A【解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指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0.C【解析】自我控制有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这叫做自我掩饰。
二、填空题
1.神经元2.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3.保持4.无意想象5.创造性思维6.果断性7.道德意志8.趋上性9.间接兴趣10.自我监督11.强度12.对学生的热爱
13.增加降低14.负迁移15.教师自编测验16.正式17.合作18.课堂管理

历年真题: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考前多做试题:2014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冲刺必做!!

国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师资格辅导,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一次过关!免费试听>>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