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心理学试题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临考押密试卷及答案(1)

来源:233网校 2014年9月28日
三、简答题
1.小学儿童的志向有哪些特点?
答:小学儿童的志向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要属于职业志向,而涉及道德和政治方面的理想比较少。这一事实表明儿童的志向受儿童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第二,小学儿童的职业志向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直观体验,因而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带有幻想的性质。
第三,带有很大的易变性。
第四,部分小学生(约占四分之一)能把职业志向与当前学习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2.小学儿童能力发展存在哪些差异?
答:(1)小学儿童能力类型的差异
人通过运用各种能力与客观环境建立联系,而每个人在运用能力时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观察时,有的学生善于分析细节,但缺乏整体概括本领;而另一些学生虽然能概括地看待现象,却容易忽略细节。在记忆时,有的同学善于视觉记忆,有的长于听觉记忆,有的人对形象的东西能过目不忘,另一些人则最能记住抽象逻辑性强的东西。在一些特殊能力上也存在明显个别差异,如有的学生绘画能力突出,而另一些儿童则长于动手操作各种机械及器具,还有的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感。个体间的能力差异是—个普遍的现象。
(2)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除了能力类型差异之外,小学生在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不均衡现象,绝大多数儿童的能力发展正常。但有少部分儿童的能力水平是高于常态,也有少部分儿童的能力水平低于常态,所以这种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正态分布。它的分布特点为处在中间位置上,即中等水平的人数居多,处在极高或极低这两个极端水平上的人数较少。
3.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学策略的选择。
答:(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2)在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课题特点以及学习理论取向不同,教师会选择不同教学策略;
(3)具体策略有:①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③个别化教学。
4.怎样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答:首先,指导青少年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其次,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要注意“第一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要通过自己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热情大方的品质,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人际交往的深入奠定基础;与人交往应积极主动。
最后,注意维护人际关系。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答:(1)空间距离
人与人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就容易建立友好关系。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同一课桌的学生、同一大楼的居民都有较强的吸引力。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指人与人在单位时间内相互接触次数的多少。一般说来,交往频率增高,人际吸引就越强。
(3)仪表风度
一个人的相貌穿着、言谈举止,对人际关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接触初期的第一印象往往会成为人们决定是否继续交往的基础。
以上三点属于人际吸引的表面因素,它们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人际交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深层的因素。
(4)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人际吸引中深层的稳定的因素。人们一般都喜欢与热情开朗、富有幽默感和同情心、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交往,而不喜欢与冷漠、古板、心胸狭隘、优柔寡断、居心叵测、自私自利的人交往。
(5)特点相似
社会经历和态度的相似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如年龄、地位、角色、经历、学历、职业、兴趣、价值观相似都能产生人际吸引,尤其是相同的价值观表现出的吸引力更大。
(6)特点互补
在对偶角色的人际关系(由两者负有共同使命的稳定关系)中,需求的互补能使双方更具吸引力。如工作上的搭档,相声中的逗捧和夫妻关系,都需要在性格上、角色分配和作用上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建立心理的和谐,相得益彰。
四、论述题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需要层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在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要。其特点是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
安全需要是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尊重的需要是个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希望得到赞许,赏识,拥护,同时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价值感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和主观的成败标准,或榜样的经验和榜样与自己相似的评价和他人的交流与他人可靠性的评价以及生理状况及其自我评价,特别要强调的是现实的价值感要建立在真实的成功和别人真实的尊重上。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要具备以下几点:洞察世界、社会和人生,热爱世界、社会和人生,能独立自主,自我完善。在后期,马斯洛在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又补充了两点,即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旨在培养艺术爱好,调节大脑两个半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历年真题: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考前多做试题:2014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冲刺必做!!

国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师资格辅导,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一次过关!免费试听>>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