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
怎样理解我国税收的性质?
我国税收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对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税收是同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联系有一起的。因此,公民应当自觉依法纳税。在此基础上适时切入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导入新课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说明税收就发生在人们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税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法纳税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什么叫纳税?我国有哪些主要税种?国家对纳税人有什么具体规定?什么是纳税人?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得到解决。
讲授新课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纳税人(板书)
(1)纳税人的基本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纳税人?2)纳税人按其性质可分为哪两种人?3)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什么决定?4)为什么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5)在我国哪些税种属于主要税种?
(教师归纳讲授)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也称纳税主体,从民法的角度讲,纳税人分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是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的公民个人,他们以个人的身份来承担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人义务。居住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外国和无国籍的居民也属于自然人,他们依法对所属国和所在国家负有纳税义务。法人是指:具有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单位、团体等社会组织。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总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按税法规定只要负责有直接的纳税义务,就是纳税人。纳税人的法律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谁应该交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问题。
以上我们从概念上分析说明了什么是纳税人。而在实际生活中,红领巾税人都是具体的,是同一定的税种相联系的。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事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所以,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2)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板书)
税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每个税种都由纳税人、征税对象、征税项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具体要素构成。税种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的制改革,改革后我国的现行税制由23种税组成,其中主要的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下面我们就分介绍一下这几个主要税种的征收对象和纳税人。
2。我国的主要税种(板书)
(1)增值税(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4、第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增值税?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4)增值税的作用(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如,增值税就是将纳税人在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的应税劳各国,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每一种税款都有特定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的税种的征税领域,也是一种说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它是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首先采用的。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增值额就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例如,在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就是v+m这两部分。增值税就是对这个增值额征税。不论产品的生产环节有多少,每个环节也只对增值额征税。所以,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企业化的实现。这就是增值税这一税种的作用。
教材中的辅文是增值税如何计算的例子。这里假定服装厂购进原料价值850元,这些商品的生产厂家是第一个生产环节,都是增值额,需缴增值税是850×17%=144.5元。这里的假定是为了简便地说明问题,实际上850元的销售额不可能都是增值额。这样,服装厂实际付出的货币是994.5元,即商品价值850元加增值税144.5元。这表明,144.5元的增值税由卖方缴纳,但实际赋税人是服装厂。服装厂对购进的原料进行加工,将价值1500元的服装卖给商店,增值额为1500元—850元=650元,服装厂需对这个增值额红领巾税,即650×17%=110.5元,但计算税款的方法是按销售额计算,然后减去上一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即1500×17%—144.5=110.5元。如果服装厂购买原料未得到增值税发票,说明上一环节未纳增值税,就不能扣除这114.5元。所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将促使买方要求卖方出具增值税发票,从而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
2)营业税(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6、第7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营业税?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4)营业税的计税方法是怎样的?5)营业税的作用(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营业税主要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对象和第三产业征收,它是以经济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是对营业和服务的总收入征税,实行比例税率,按不同的行业分业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5%(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销售不动产)、5%~20%9娱乐业)三档。分成三档体现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如:国家鼓励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的发展,实和了低税率;娱乐业不是当前我国急需发展的行业,所以实行了较高税率。营业税的征收简便易行,其计税方法是:营业额×税率。税率是指:征税额占征税对象数额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浓度。税率的高低,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源程序、纳税人负担的轻重,是国家奖励与限制政策的体现。
(营业税的纳税人,教师可结合教材讲)营业税不受企业盈亏的影响,只要营业就需缴税。所以营业税的税源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和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另外,由于营业税的税率、征收范围在各行业间是不同的,所以有利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3)消费税(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8、第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消费税?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4)消费税的作用(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税,它是国际上普遍征收的一种税。我国是1994年开始征收的消费税,它只限于几种消费品。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消费税的意义,一是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例如,对汴汽车、化妆品、贵重首饰、烟、酒等消费品征收消费税,抬高了这些产品的价格,抑制了消费量;消费受到抑制,必然减少产量,从而抑制了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上投资量的增加。这些产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对这些产品的消费属于超前消费,征收的消费税可以让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为国家财政多做贡献。二是避免因过度消费面损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秩序、破坏生态环境。例如,烟、酒因过度消费会污染环境,也会危害社会秩序,所以,对此一方面要通过行政手段在一定范围内禁止消费,另一方面要通过消费税而抑制消费;石油属于紧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消费也污染环境,对石油制品的征收消费税,对合理利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会起到积极作用。
(4)企业所得税(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10、第1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企业所得税?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4)企业所得税的作用(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或组织的生产经营收益征收的一种税,它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即纯收益额为征税对象。它的纳税人是实行独立核算依法注册登记的国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33%。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国家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税额在3万元(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年应纳税所得税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以下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收;10万元以上的都按33%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是;第一,它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国家通过有关企业所得的法律制度,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企业收益增加,国家财收入也会增加。因为,企业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纯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第二,企业所得税是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税负,因而它能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国家可以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留利水平,体现合理负担、公平税负的原则,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5)个人所手得税(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12、第1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个人所得税?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4)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范围是怎样的?5)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个人所得税是对居住我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来源于我国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种。它的纳税人是;第一,在我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第二,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种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它的征税范围十分广泛,共计十一个项目。个人所得税区别于各种所得项目,规定了几种不同的税率。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教师可结合教材上所给的资料卡的内容讲)另外,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担经营所得,也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教师可参考教材资料卡内容讲)具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很严重,如何实现税收的征管工作,任务十分即巨。具体说来,第一,要严格管理,对违反税法者加以严厉的制裁;第二,要实科学管理,堵塞漏洞;第三,要加强税收的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以上三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插图说明)
6)关税。(板书)
关税是一个重要的税种,它的作用我们将在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进行学习。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14自然段,掌握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关税?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
(教师归纳讲授)关税是由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一般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出国境的货物或物品。它的纳税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我国税收制度(板书)
什么是税收制度。(板书)
(关于税收制度,教师可简要讲明以下三点:第一,讲明定义。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管办法的总称,包括税法法规、法令、施行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第二,强调税收制度的重要性。它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规则。第三,税收制度的核心是税法。)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1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目前我国的税收共有多少种?2)每一种税又都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3)这些税种和每一税种的具体规定,又共同构成了什么?
(教师归纳讲授)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会开征各种不同的税种,尽管每一种税的特点不同、内容有别,但构成每一种税的基本要素则是相同的。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都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谁征税(每种税都必须要有纳税人);第二,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尤为重要);第三,征多少税(税率,解决税收数量问题);第四,怎样征税(征税的具体方法)。人们习惯上把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称为“税制三要素”。除此之外,税制要素还有减税免税、税收附加、违章处罚。(讲完以上内容,可指导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或帮助学生归纳下表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清以上所学内容的思路。)
主要税种名称
税种定义
纳税人
征税对象
税率
税种的作用
增值税
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
营业税
消费税
根据不同税目确定相应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注:关税的税率在第八课讲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16至第20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公民应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板书)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是与人民的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国家各种职能的不定实现,又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所以,公民必须自觉依法纳税。
其次,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就必须自觉纳税。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想得支利益而不想付出代价,最终必将导致国家的衰落,再美好的个人愿望也会落空。
公民应怎样做到依法纳税(板书)
首先,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纳税人”的意识。作为纳税人,应该把为国家纳税引以自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要认识到纳税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做贡献的高尚行为。
其次,每一个公民还应该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学会以纳税的高度责任感来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行行为。虽然,每一个公民不一定是直接纳税人,但人人都应该培养“纳税人”意识,一旦成为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人,就会自觉履行纳税人的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巩固新课
(教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纳税人?
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哪些?
3)我国的主要税种有那些?
4)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