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要:记忆

来源:233网校 2009年12月10日

第七章 记忆

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3、记忆的生理机制:记忆机能定位说,记忆机能整体说,记忆分子说。
4、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5、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6、影响识记的因素:识记的目的、学习态度、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的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
7、保持的特征:在质的方面,记忆内容中不甚重要的趋于消失,重要的部分得到很好的保持;在量的方面,会出现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刚学习完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特殊现象。

保持:是指人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记忆恢复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这一现象在对有意义材料的记忆时尤为明显。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

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识记材料的保持量逐渐减少,其中一部分会回忆不起来或发生错误的现象。注意:是不能回忆和回忆错误两种情况。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又称舌尖现象(TOT,TIP-OF-THE-TONGUE)

保持量的测量:(四种方法)
1、再认法: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
2、回忆法: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数-原来识记的项目数
3、再学法:
保持量=(初学的次数或时间-再学的次数或时间)/初学的次数或时间
4、重构法:
在测量中,先向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些刺激,然后打乱这些刺激,
要求被试按照原来的顺序进行重构。成绩以排对的顺序数来计算。
8、保持量的测量:再认法、回忆法、再学法、重构法。
9、记忆保持曲线及其意义
10、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11、影响保持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程度
(3)识记材料的数量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12、遗忘的原因的理论:
(1)记忆痕迹衰退说
(2)记忆干扰抑制说
(3)动机性遗忘说
13、回忆: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回忆不是对过去形成的映象的机械恢复,还包括大脑对记忆材料的加工和重组。
14、联想:回忆常常会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是指当在空间和时间上相继出现或同时出现时,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近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建立联系并留下印记,以后当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出另外一个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心理现象。一般分为接近联想(时空上的接近)、对比联想(相反的性质或特点)、类似联想(相似的性质或特点)和因果联想(有内在关系的结果)。
15、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6、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操作或加工即进行编码、贮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提取的过程,人可被视为一个信息的接收器、加工器和提取器。

相关链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要:注意的理论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要:暂时神经联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要:个性心理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要:感觉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要:知觉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核精要汇总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