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5.2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9日
  三、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论
  乔纳森•海德特(2001)提出了社会直觉论这一新的道德判断理论。向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等人提出的传统道德判断理论发起挑战,指出道德判断由自动的道德直觉所导致。道德直觉是有内在联系的道德概念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的自动输出。
  (一)直觉模式的认知过程
  社会直觉理论的基本主张是道德判断由快速的道德直觉导致,然后才是慢速的、追溯性的道德推理。社会直觉模式由六个过程组成。
  过程1,直觉判断:直觉使道德判断快速、自动地出现,这一过程无需任何努力就可达成。人们能意识到判断的结果,但不能意识到其中的心理过程,如寻找证据、做出决断等。
  过程2,事后推理:道德判断之后进行的是道德推理。与直觉判断不同,这是一个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人们通过这一过程来寻求证据以支持先前的决断。
  过程3,理性劝服:道德推理产生之后,人们就会用言语进行道德讨论,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理由,其目的在于合理地解释既已存在的道德判断,并试图引起他人新的道德直觉。
  过程4,社会劝服:人们做出道德判断之后,即便不用言语表达出判断的理由,道德判断本身就足以对他们所熟悉的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人们的判断直接由他人的判断所塑造。
  过程5,理性判断:被称为缺乏社会性的、个人私下的判断。人们一般会根据自己最初的直觉来进行道德判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根据逻辑推理做出决断。这种判断只有在最初的直觉过于微弱而且加工容量很大时才可能出现。
  过程6,个人反思:类似于用内部语言和自己交谈。个体在对情境进行思考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件.于是就会激发出各种相互矛盾的道德直觉。这时,道德判断可能会由最强的直觉来决定,也可能通过有意识地应用规则进行推理来做出决策。直觉论把道德直觉看做道德判断的原因,同时也承认道德推理会导致道德判断。显然,前四个过程构成了直觉论的中心环节。该理论假设,个人私下进行的推理并不能改变他们最初的直觉判断,因为这不过是为已有的决断寻求理由。只有推理过程在人际间进行时,道德推理才能成为道德判断的原因。
  (二)对社会直觉论的简要评价
  人的认知活动本应该是意识过程与无意识过程的统一,但传统的认知理论和研究一直只注重认知的意识层面,对快速准确的无意识思维则采取一种消极甚至回避的态度。乔纳森•海德特等人的社会直觉论是认知的双重理论在道德领域的扩展,这一理论的提出为道德判断的理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道德判断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促使研究者进一步思索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作用中考察道德行为的深层次根源,从而探索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不过.社会直觉论尚处于发展阶段,其理论观点还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检验,尤其是道德直觉导致了道德判断的观点也许只能被看做是一种描述性的看法,而不能看成规定性的主张。正确地理解和采纳直觉论的理论观点,充分发掘直觉判断和理性判断的效用,将有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道德判断质量的提高。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