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会计确认和计量
(一)会计确认
1.概念
会计确认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录并列入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过程。
2.确认条件
(1)该项目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里的很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超过50%的概率。
(2)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会计计量
1.概念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2.会计计量基础
(1)历史成本
(2)现行市价
如果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按现行制度规定,就应当以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基础;盘盈的存货以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确定其成本,这也是以现行市价为计量基础。
(3)重置成本
①复原重置成本
②更新重置成本
(4)可变现净值
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就会以可变现净值作为计量基础。
(5)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同时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企业应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在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也会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计量基础。
1.4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念
(二)财务会计报告分类
1.按编报期间分类
可分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2.按编报主体分类
个别财务会计报告和集团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应收和预付账款
【重点、难点解析】
2.1应收票据
(一)票据的分类
-
按是否带息,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
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1)赊销取得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到期按面值收回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票据到期债务人无力支付款项时: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2.带息票据的会计处理
(1)赊销取得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带息票据的利息处理
①计提利息的时点:
一般应在中期期末(即6月30日)和年末(12月31日)计提利息。
②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
(3)到期收回票据本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面值+已提利息)
财务费用(剩余的未提利息)
(4)如果票据到期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面值+已提利息)
财务费用(剩余的未提利息)
-
应收票据的背书转让
借:在途物资或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