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实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的结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必要性。
从理论渊源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源配置是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的一个客观规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分析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继承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高效性,又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克服了市场失灵问题。
从制度设计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1. 市场决定性作用:让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 政府更好发挥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弥补市场不足
3. 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为这种结合提供制度基础
从实践表现看,这种辩证统一体现在多个方面:
- 在农业领域,既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市场化取向,又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底线
- 在国企改革中,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发展方向
- 在宏观调控上,既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市场化手段,又保持国家战略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更需要把握好这种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释放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治理,在促进共同富裕、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积极作为。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其他市场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制度密码。
科目: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