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证券从业 >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 > 证券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2025年证券法律法规第四章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233网校 2025-09-11 00:00:38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分值占比5%。本章考试除了考查记忆性的知识内容,还会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复习的时间务必同步章节练习,考前历年真题务必刷起来!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开发行证券的是(  )。

A.向累计l50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B.向累计300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C.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D.向累计250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2、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李某担任甲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经理,利用管理该公司“某优选成长基金”账户而掌握有关投资决策、交易等方面信息的职务便利,使用其实际控制的“左某”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基金账户买入或卖出相同股票103只,买入金额共计人民币8067万余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卖出金额共计3841万余元,获利金额共计18万余元。李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泄露内幕信息罪

C.构成内幕交易罪

D.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犯罪构成。李某作为甲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经理,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利用左某账户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因李某进行上述行为未对发行人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发行人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因此不属于内幕交易犯罪。故本题选D选项。

3、 下列关于欺诈发行证券罪立案追诉标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行数额在200万元以上的

B.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C.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D.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相关凭证、单据的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欺诈发行证券罪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欺诈发行证券罪的立案标准包括:(1)非法募集资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2)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资产总额30%以上的。(3)虚增或者虚减营业收入达到当期营业收入总额30%以上的。(4)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利润总额30%以上的。(5)隐瞒或者编造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的净资产50%以上的。(6)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0万元以上的。(7)为欺诈发行证券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8)为欺诈发行证券向负有金融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或者人员行贿的。(9)募集的资金全部或者主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10)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4、一家公司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筹资,下列哪项行为构成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A.行为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但尚未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

B.行为人因过失制作了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且已经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

C.行为人制作了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并达到数量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D.行为人制作了虚假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5、 (  )应当依法为投资者的信息保密,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投资者的信息。

A.证券交易场所

B.证券公司

C.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D.证券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为投资者的信息保密,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投资者的信息。

6、 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交易市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以投资人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投资人实际损失包括(  )。

A.投资差额损失

B.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

C.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印花税

D.投资的预期收益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交易市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以投资人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投资人实际损失包括:(1)投资差额损失。(2)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7、 下列人员可以成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犯罪主体有(  )。

A.证券公司从业人员

B.证券业协会工作人员

C.商业银行从业人员

D.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指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8、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构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A.错

B.对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是指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题干的主体是公众资金管理机构,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犯罪主体必是金融机构】。 

9、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金融机构,具体指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

A.错

B.对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金融机构,具体指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10、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职责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A.错

B.对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职责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1倍以上10倍以下(并非1-5倍)的罚款;没有业务收入或者业务收入不足100万元的,处以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暂停或者撤销保荐业务许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插入模块


热点推荐>>证券备考资料下载】【新手指南】【新人礼包

考点集训>>60s高频考点速记】【高频知识点打卡】【答题闯关赢奖品

疯狂刷题>>233网校APP下载】【历年真题在线刷】【模拟考试系统

答疑互助>>添加233网校证券学霸君企业微信【sun233wx】加入233网校备考大家庭,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相约拿证!

课程学习>>2025年证券从业备考不知道从何下手?自学晦涩难理解?建议零基础考生参加233网校证券从业课程,备考更有规划,早日拿下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建议:购买233网校证券从业课程,赠送价值99元/239元V题库会员~立即试听>>

相关阅读

添加证券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证券从业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证券从业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