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事故致因原理【★★★】
(1)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人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责任归结到这部分人身上。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强调几乎所有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第一块骨牌 | 第二块骨牌 | 第三块骨牌 | 第四块骨牌 | 第五块骨牌 |
---|---|---|---|---|
遗传及社会环境 | 人的缺点 |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 事故 | 伤害 |
(3)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而博德的理论则认为这些不安全行为或状态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
第一块骨牌 | 第二块骨牌 | 第三块骨牌 | 第四块骨牌 | 第五块骨牌 |
---|---|---|---|---|
控制不足一管理失误 | 基本原因一起源论 |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 事故 | 伤害 |
①根本原因一控制不足—管理失误
根本原因是指未能避免基本原因事件产生或对基本原因事件控制不力的管理失误或缺陷。
②基本原因一起源论
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原因。
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与工作有关的原因主要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适,以及存在有害作业环境因素。只有找出并控制这些由管理失误或缺陷导致的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直接原因的发生,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基本原因 | 间接原因 | 直接原因 | 事故 | 伤害 |
---|---|---|---|---|
管理原因 学校教育原因 社会原因 历史原因 | 技术原因 教育原因 身体原因 精神原因 |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
基本原因应该包括 3个方面:
①管理原因。企业领导者不够重视安全,作业标准不明确,维修保养制度方面的缺陷,人员安排不当,职工积极性不高等管理上的缺陷。②学校教育原因。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安全教育不充分。③社会或历史原因。社会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法规或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不完备等。
间接原因包括 4个方面:
①技术原因。机械、装置、建筑物等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技术方面的缺陷。②教育原因。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及操作经验,不知道、轻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或操作不熟练、习惯操作等。③身体原因。身体状态不佳,如头痛、昏迷、癫痫等疾病,或近视、耳聋等生理缺陷,或疲劳、睡眠不足等。④精神原因。消极、抵触、不满等不良态度,焦躁、紧张、恐惧、偏激等精神不安定,狭隘、顽固等不良性格,以及智力方面的障碍。
(5)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 |
限制能量 (限制量值) | 例: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等。 |
防止能量蓄积 (不增加能量,防止能量积聚) | 例: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
4)控制能量释放(不让能量释放) | 例: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
5)延缓释放能量(使能量慢放) | 例: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顶板,控制地压;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等。 |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避免意外情况下能量的积聚和 突然释放) | 例: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 |
7)设置屏蔽设施(防接触) | 例:安全围栏 |
(6)轨迹交叉理论
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即消除起因物,这样就不会出现施害物,砍断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使人与物的轨迹不相交叉,事故即可避免。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①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设计)②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制造)③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维保)④使用上的缺陷。(使用)⑤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环境)
(7)系统安全理论:
①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②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
2025年注安《蓝宝典3.0》默记卡上线,用挖空默写的形式,帮大家巩固知识点,提升备考效率,把“无效翻书”换成“高效默写”!“填空+关键词”模式,“先默写→后对照”,强迫大脑提取信息,强化记忆深度,死记硬背记不住,就动手写一写!
考点习题
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引进可靠度高的自动化生产线,代替原有人员手工操作生产线,同时加强人员行为失误的校正和培训,减少事故发生。这种做法符合事故致因理论中的( )。
A.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B. 轨迹交叉理论
C.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D. 系统安全理论
某加油站在卸油区设置了静电释放器,作业人员进入卸油区前需要解除静电释放器,释放身体上可能带有的静电,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事故防范对策属于()。
A. 限制能量
B. 防止能量蓄积
C. 控制能量释放
D. 延缓能量释放
某矿辅助运输环节复杂,运输事故比例较高。根据对提升事故致因的分析,发现是由于提升运输的钢丝绳拦挡装置反应迟缓;二是由于矿工在斜井作业时,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为了保障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性,该矿井对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同时强化职工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上述对 事故致因的分析及其采取的措施符合()。
A.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
B. 轨迹交叉理论
C.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33网校注安【百日刷题打卡训练营】重磅开启!是时候告别盲目刷题,加入我们的“百天真题打卡训练营”,让每一次努力都精准高效!带你走上一条高效备考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