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安全评价【★★★】
1、定性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 | 定量评价方法 |
---|---|
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一金尼法或 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 (1)概率风险评价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 (2)伤害(或破坏) 范围评价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 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3) 危险指数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
2、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预评价 | 安全验收评价 | 安全现状评价 | ||
---|---|---|---|---|
时间 |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生产经营组织前 | 竣工后、试运行后、正式生产运行前 | 生产经营状态下 | |
依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初步设计、安全验收报告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
结论 | 危险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预测。提出措施和建议,指导初步设计 | 对项目建设设备、设施、装置等投入和安全管理措施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对策和建议,作为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 对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评价,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为指导和改进安全管理的依据。 | |
安全生产费用 | 不可以 | 不可以 | 可以 |
3、安全评价的内容
类型 | 内容 |
---|---|
安全 | ①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②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③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④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⑤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⑥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 |
安全 | 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等)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 |
安全 | ①安全现状评价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区域运行管理的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安全评价,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
4、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 | 考点 |
---|---|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 适用于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触新的物料、设备和设施的危险性评价。该法一般在项目的发展初期使用。只希望进行粗略的危险和潜在事故情况分析时,也可以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已建成的装置进行分析。 |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 以关键词为引导,对工艺或操作的“节点”进行分析,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
故障树分析方法 | 1)布尔代数的主要运算法则 在故障树分析中常用逻辑运算符号(·)、(+)将各个事件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布尔代数式。在求最小割集时,要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简化代数式。 2)事故树的运算 利用最小割集求顶上事件发生概率 g:顶上事件发生概率P0:或门事件的概率 g:顶上事件发生概率PA:与门事件的概率 |
事件树分析方法 | 事件树的计算:事件树的定量分析是指根据每一件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各种途径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各个途径概率值的大小,得出事故发生可能性序列,确定最易发生事故的途径。若已知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则可通过事件树分析计算出系统事故或故障发生的概率。(考试不考虑事件之间相互统计不独立的情况,计算量太大,不适用于考试)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因变量(D)=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 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 |
2025年注安《蓝宝典3.0》默记卡上线,用挖空默写的形式,帮大家巩固知识点,提升备考效率,把“无效翻书”换成“高效默写”!“填空+关键词”模式,“先默写→后对照”,强迫大脑提取信息,强化记忆深度,死记硬背记不住,就动手写一写!
真题演练
【2022】某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到期,进行延期换证,按照要求开展安全评价,评价单位在评价报告形成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与企业交换意见,企业有关人员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看法。关于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律法规必须遵守,有些危险性较小的内容可以与标准有差异
B. 评价不应拘泥于标准,与标准不符的时候要体现专家经验
C. 该评价报告结构应与验收评价报告一致
D.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应参考以往评价报告
【2022】某安全评价机构接受一食品加工企业委托,对该企业仓库扩建项目进行竣工安全验收评价,验收范围包括加工半成品储存库房、运输线路、仓库干燥系统、实时控温系统等。关于安全验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评价企业仓库扩建项目施工期间编制的应急处置方案的合规性
B. 评价企业初步设计中湿度、温度等与安全卫生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
C. 评价项目安全预评价中,针对机械伤害提出设置屏障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D. 评价仓库干燥系统用电安全相关内容
【2024】某安全评价机构组织新入职安全评价人员就焦化厂的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开展研讨。张某说“安全评价应先分析出焦化厂内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才能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王某说“应先对焦化厂进行评价单元划分后,才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李某说“根据焦化厂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开展定性、定量风险评价工作”;刘某说“评价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建议,要求越高越能减弱焦化厂生产过程中危险程度”。四人关于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张某
B. 王某
C. 刘某
D. 李某
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二)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三)划分评价单元
在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
(四)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五)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六)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作出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C选项错误。
【2024】某氧气充装企业生产流程为:储罐中的液氧经泵输送至汽化器,在汽化器汽化后送至充装系统。该流程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为系统掌握流程发生爆炸事故的模式该企业拟采用事件树分析法进行分析。下列事件中,不适合作为事件树分析的初始事件是( )。
A. 汽化器出口温度低于标准值
B. 液氧储罐珠光砂层破坏
C. 安全阀失效
D. 雷电击中储罐
【2024】精细化工企业的原料和产物均为易燃液体,反应过程为放热,主反应釜设有搅拌系统、氮气保护系统和夹套冷却水系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 HAZOP分析。下列HAZOP分析的偏差中,不适用于本反应釜工艺节点的偏差是( )。
A. 釜内温度高
B. 车间湿度高
C. 氮气无
D. 搅拌速度过快
偏差=引导词+工艺参数

【2024】某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液体储罐区呼吸阀排出的气体在进入焚烧装置前需进行气液分离。如气液分离罐无保温措施,冬季可能导致液体冻结。按照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关于气液分离罐危险性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巡检人员发现液体冻结膨胀导致气液分离罐体破裂,此时危险性为Ⅲ级
B. 液体冻结后,液位处于正常范围时,暂时不会造成系统损坏,此时危险性为I级
C. 巡检人员发现液体冻结后,采取了正确的应急措施,此时危险性为Ⅱ级
D. 液体部分结晶,液位上升直至系统触发高液位报警,此时危险性为Ⅳ级
为了评判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以及它们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大小,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给出了各类危险性的划分标准。该法将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
I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Ⅱ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破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Ⅳ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019年-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可在233网校题库免费刷>>
233网校注安【百日刷题打卡训练营】重磅开启!是时候告别盲目刷题,加入我们的“百天真题打卡训练营”,让每一次努力都精准高效!带你走上一条高效备考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