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动火作业作为最易引发火灾爆炸的点火源之一,其管控措施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第4.12.7条规定,在具有火灾爆炸风险的重大危险源罐区内动火必须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特级动火作业的核心管控措施包括:
作业前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如乙炔、氢气)检测浓度需低于0.5%;
实行'三不动火'原则:无动火证不动火、防护措施未落实不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
配备至少2具8kg以上干粉灭火器,半径15米内禁止排放可燃物质;
作业过程实施'双监护'制度,监护人需持有中级以上消防操作证。
以某石化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为例,企业通过制定《特级动火作业确认表》,对12项安全条件逐项确认:包括工艺隔离方案确认、应急物资准备情况、周边设备静电接地检测等。作业期间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当风速超过5.4m/s时立即中止作业。
对于常规动火作业,GB50016-2014规定甲乙类火灾危险场所动火需执行'一点一证'制度,每张动火证有效期不超过8小时。企业还应建立动火作业电子审批系统,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作业全程可视化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T/CCSAS 044-2023《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评估指南》提出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设备异常发热点的新技术,可将隐性点火源识别率提升40%。企业应每季度开展点火源专项排查,建立包括明火、高温表面、电气火花等11类点火源的分类管控清单。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控制点火源的措施
1、在多数场合,可燃物和助燃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就成为防火防爆的关键。其中控制点火源的措施不包括
A.通风置换
B.防止撞击火花和控制摩擦
C.防止和控制高温物体作用
D.消除和控制明火
2、下列关于过滤过程安全措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若加压过滤时散发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应采用密闭过滤机
B.在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中,宜采用离心过滤机
C.取滤渣时,应先释放压力
D.离心过滤机应注意选材和焊接质量
3、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应保持不小于( )m的防火间距。
A.60
B.90
C.120
D.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