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生产领域,罐区作为危险化学品储存的核心区域,其防雷、防静电措施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根据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AQ 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要求,罐区需采取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一、防雷技术要点
接闪器设置:高度超过5m的储罐应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保护范围需覆盖罐顶呼吸阀等关键部位
接地电阻控制:独立防雷装置接地电阻≤10Ω,与电气系统共用时≤4Ω(依据GB/T 21431检测)
等电位连接:金属储罐壁厚≥4mm时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但所有金属附件需与罐体电气贯通
二、防静电重点措施• 静电接地系统:储罐专设静电接地桩,接地电阻≤100Ω(SH/T 3097要求) • 介质控制:甲B类液体进料流速需限制在3m/s以内,避免静电积聚 • 人体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防静电服,作业前触摸消静电装置
典型案例:某石化企业曾因浮顶罐密封条静电放电引发火灾。事后调查发现:
密封条老化导致与罐壁间隙超标(>10cm)
未设置二次密封装置
静电接地检测超期未检
2024版规范新增要求(红色标注):
浮顶罐必须设置双密封系统,密封间隙监测需接入DCS报警系统;雷电预警期间禁止进行罐顶取样作业
日常管理中应重点检查:
防雷检测报告有效性(至少每年1次)
静电跨接线完好性(无锈蚀、断裂)
可燃气体报警器与防雷系统的联动测试记录
通过严格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和定期开展抗雷击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罐区燃爆事故风险。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防雷、防静电
1、某大型商储库油罐区在进行防雷接地检查、检测过程中,发现现场存在事故隐患,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下列该储罐区现场的检测结果中,属于事故隐患的是( )。
A.接闪杆(网、带)的接地电阻为8Ω
B. 10000m3的钢储罐B的接地电阻为8Ω
C. 油品装卸区输送管道进入点(第16号)接地电阻为15Ω
D. 覆土储罐C的呼吸阀法兰连接处接地电阻为15Ω
2、根据《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37327)和《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关于对储罐的呼吸阀、防雷防静电设施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压储罐用呼吸阀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B.钢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C.防雷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值每两年检测一次
D.钢储罐防雷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Ω
3、石油库和罐区防雷、防静电的设施、装置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库和罐区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B.铁路装卸油设施,钢轨、输油管道、钢栈桥等应按规范作等电位跨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小于10Ω
C.罐区宜装设消雷器
D.不准使用两种不同导电性能的材质制成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工具进行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