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工艺的安全控制系统是防范事故发生的最后屏障。根据《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氧化工艺必须满足以下关键控制要求:
一、基本安全控制系统
紧急冷却系统
配置独立的应急冷却水源
冷却能力应保证在15分钟内将反应器温度降至安全范围
紧急切断系统
设置氧化剂进料快速切断阀(响应时间≤1秒)
切断信号应与DCS和SIS系统双重联锁
反应终止剂系统
终止剂储罐与反应器保持常备连接
注入流量应达到反应物料量的5%/min
二、典型控制方案案例以对二甲苯氧化工艺为例:
采用五重安全防护措施:
主冷却系统(循环水)
备用冷却系统(冷冻盐水)
紧急终止剂系统(醋酸锰溶液)
应急泄放系统
防爆泄压设施
三、最新规范升级要点《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新增要求:
氧化反应器必须设置
双重温度监测系统(PT100+热电偶)
压力波动实时分析模块
安全仪表系统(SIS)需达到
SIL2等级(单台反应器)
SIL3等级(大型氧化装置)
常见违规案例2023年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
未独立设置终止剂系统(占比35%)
联锁测试记录不完整(占比28%)
泄放系统计算依据不足(占比22%)
实施建议:
对照《T/CIESC 0008—2020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进行差距分析
每季度进行安全控制系统有效性评估
建立控制系统维护台账,保存期不少于3年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氧化工艺
1、2019年以“工业氧化”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呼吁,化工行业应重视工业氧化技术背后的安全问题。据统计,在化工产业中,至少有50%的化工产品涉及氧化,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下针对氧化和过氧化工艺重点监控的工艺中,不正确的是( )。
A.重点监控氧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防止发生超温、超压
B.严格监控氧化剂流量,并设置物料配比联锁装置,防止氧化剂过量
C.重点控制反应釜内副产物过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因其不稳定性导致发生燃爆事故
D.监控气相空间氧含量、氮含量,防止形成爆炸性蒸汽
2、典型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等,下列关于以上典型的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储运过氧化物的设备和容器必须非常清洁,应采用玻璃等非金属材料
B.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表现为反应原料得到氢或失去氧
C.卤化反应包括了氯化反应、氟化反应以及溴化反应和碘化反应
D.硝化反应腐蚀性很强,应注意设备防腐
3、氧化为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过程,即氧化数升高的过程。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表现为反应原料得氧或者失氢,涉及氧化反应的工艺过程叫做氧化工艺。下列关于氧化工艺描述错误的是:()
A.氧化工艺反应类型为放热反应;
B.产物中易生成具有燃爆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C.需要对氧化反应釜的pH值进行监控;
D.应对反应釜的温度压力设置报警和联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