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化工安全

如何应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确保化工特殊作业环节的安全?

来源:233网校 2025-11-18 12:08:39
导读:工作危害分析(JHA)是化工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JHA的应用步骤与关键指标,帮助安全工程师有效识别和控制作业风险。

如何应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确保化工特殊作业环节的安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特殊作业环节如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存在较高风险。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是系统识别这些作业风险的核心手段。

一、JHA实施步骤

  1. 作业分解:将特殊作业分解为5-10个连续步骤,如"受限空间作业"可分解为"隔离能量源-气体检测-审批手续-进入监护"等;

  2. 危害识别:每个步骤需识别物理性(如坠落)、化学性(如中毒)和生物性危害,参照GB/T 13861分类标准;

  3. 风险评估:采用LEC法(可能性×暴露频次×后果严重性)量化风险值,其中L(可能性)的判定需结合企业历史事故数据;

  4. 控制措施:根据GB/T 43500-2023要求,优先采用工程控制(如机械通风),再辅以管理控制(如作业许可)和PPE。

二、关键过程指标依据AQ/T 3034-2022第13.9条,企业应监控:

  • 安全作业程序执行率 = (1-未遵守程序作业数/观察总数)×100%,目标值≥98%;

  • 关键设备检查完成率,涉及特殊作业的检测仪器(如气体报警器)必须100%按期校验。

三、典型应用案例某化工厂在储罐维修作业中,通过JHA发现"动火前气体置换"步骤存在检测不到位风险,于是增设:

  1. 三级检测制度(作业前30分钟/每小时/突发情况);

  2. 双重连锁切断阀;

  3. 防爆风机强制通风。措施实施后,同类作业的可燃气体超标事件下降72%。

四、常见误区警示

  • 避免"套用模板":同一作业在不同装置需重新分析(如苯罐与酸罐的腐蚀特性差异);

  • 动态更新要求:当工艺变更、事故发生后或法规更新(如GB/T 45420-2025新增参数)时,必须重新开展JHA。

当前,随着T/CCSAS 044-2023《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评估指南》的实施,JHA已从单纯风险控制转向本质安全设计,建议企业将分析结果反馈至设计阶段,从源头降低特殊作业频次。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工作危害分析方法简介

1、针对一项即将展开的工作,首先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识别,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种危害分析方法是(  )。

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B.故障假设分析(WIA)

C.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D.工作危害分析(JHA)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D选项: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针对一项即将展开的工作,首先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识别,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B选项:故障假设分析(WIA)是通过提出一系列 “如果…… 怎么办” 的问题,来发现可能和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对系统进行彻底检查。 C选项: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是分析系统中每一产品所有可能产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造成的所有可能影响,并按每一个故障模式的严重程度、检测难易程度以及发生频度予以分类的一种归纳分析方法 A选项: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是在设计、施工、生产等活动之前,预先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的类别、事故出现的条件以及导致的后果进行概略地分析 ,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