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JHA在特殊作业中的创新应用根据AQ/T3034-2022最新要求,现代JHA实施呈现三大趋势:
数字化分析:借助LOPA(AQ/T3054)与FMEA(GB/T7826)方法,建立作业风险数据库
动态管控: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作业环境参数(如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
可视化指导:采用AR技术展示作业步骤风险点与控制措施
二、关键控制环节深度解析
能量隔离验证
必须采用"双隔离+挂牌"标准(机械隔离+电气隔离)
隔离效果需经3种方式确认(压力表归零、盲板可视化、能量测试)
气体检测规范
执行"三时段"检测(作业前30分钟、作业中每小时、突发状况时)
检测点位遵循"上中下、内外侧"原则(GB/T28181视频监控辅助)
三、典型作业案例分析某大型石化企业在储罐检修作业中,通过JHA发现:
原方案缺失"浮盘变形检测"步骤,补充分析后新增3项控制措施
优化后的方案使作业时间缩短40%,风险等级从"高"降至"可接受"
四、过程指标监控体系建立四维评价指标(AQ/T3034-2022):
准备阶段:JHA覆盖率100%、作业人员培训合格率100%
实施阶段:控制措施落实率≥98%、违规操作发生率≤2%
应急管理:应急演练参与率100%、应急响应达标率≥95%
五、行业最新发展动态GB/T45420-2025新增要求:
高风险作业需同步进行LOPA分析
建立JHA与变更管理(MOC)的联动机制
推行"JHA+行为观察"双重管控模式
通过系统应用JHA方法,某化工园区近三年特殊作业事故率下降81%,证明该方法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显著效果。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工作危害分析方法简介
1、针对一项即将展开的工作,首先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识别,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种危害分析方法是( )。
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B.故障假设分析(WIA)
C.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D.工作危害分析(J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