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装置停工检修联合检查实践中,一些关键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却可能成为重大事故的隐患。以下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五个易漏检点及其防范措施:
隐蔽部位残留物料
重点关注:换热器管程死角、塔器底部积液、管道低点排净
检查方法:使用内窥镜+残留物检测仪双向验证
案例:某厂因未发现塔釜沉积的2吨聚合物,切割时引发爆炸
关联系统交叉影响
易忽略点:跨装置互供管线、公用工程(氮气/蒸汽)反向串料
防范措施:建立全厂系统隔离矩阵图,实施双阀+盲板隔离
能量隔离的完整性
关键点:电动机残余电压、催化剂床层蓄热、弹簧储能
标准操作:按GB/T 13861要求执行'测-放-锁'三步确认
数据:2024年统计显示30%的能量事故源于隔离验证不彻底
环境变化风险
典型问题:停工后温度变化导致的设备收缩/膨胀隐患
解决方案:建立72小时应力监测机制,设置温度预警阈值
数字化管控盲区
风险点:DCS画面未显示的小口径旁路管线
改进方向:应用三维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管线可视化排查
规范升级要求(2025版新规):
新增强制条款:对≥DN50的管线必须进行内窥检查
明确要求:建立隐蔽部位检查数据库,保存期不少于检修周期
技术创新建议:
采用声波成像技术检测微小泄漏
应用AR眼镜实现检查过程实时记录与专家远程指导
开发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检查清单的完整性
企业应建立'检查后24小时观察期'制度,通过压力、温度等参数的持续监测,验证停工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推行'检查质量倒查'机制,对投产后的异常情况回溯检查过程的责任履行。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停工检修条件联合检查确认
1、生产装置或设施在停工处理后,交付检修施工单位前,需对检修条件进行确认。在对承包商施工准备情况进行检修条件确认时,下列检修条件中,完整的是( )。
A.提供相应的施工资质和HSE业绩证明材料
B.制定检修施工方案,进行了危害识别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C.所有参加检修人员已进行两级教育并与所在单位签订HSE承诺书
D.有HSE管理体系并配备具备资质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2、生产装置停工处置后交付检维修单位前,应对检修条件进行检查确认,保证作业面具备施工作业条件。应由( )负责检查承包商单位和人员资质、特种设备安全,并对承包商施工准备情况进行审核确认。
A.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施工主管部门
C.政府职能部门
D.环保监督管理部门
3、生产装置或设施在停工处理后,交付检修施工单位前,需对检修条件进行确认。以下关于承包商施工准备情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签订施工HSE合同,购买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B.有健全的HSE管理体系并配备具备资质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配置数量满足要求
C.为参加检修人员配备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D.制定检修施工方案,进行危害识别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