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装置开工前的联合检查确认是安全启动的最后一道关口,但许多检查往往流于表面。根据对近年27起开工事故的分析,90%的事故都存在检查时该问没问的关键问题。本文提供一份实战检查问题清单。
工艺系统必问5问
"所有工艺变更是否已完成MOC关闭报告验证?特别是临时增加的跨接线"(某厂因未确认临时跨接拆除引发短路火灾)
"盲板抽堵清单与PID图纸的符合性是否经过三方确认?"(需携带最新版图纸现场比对)
"吹扫合格证上的检测点是否覆盖了所有死角和支管?"(案例:2米长支管未吹扫导致开工爆炸)
设备安全必问5问
"转动设备单试报告中的振动值是否包括轴承座各向数据?"(某压缩机因仅测壳体振动导致轴瓦损毁)
"压力容器内部检查是否使用内窥镜确认过焊缝?"(肉眼检查漏检裂纹的事故占比41%)
"安全阀校验报告是否标注了实际起跳压力?"(严禁只提供'合格'结论)
人员准备必问5问
"操作人员能否完整说出本岗位联锁触发后的应急处置步骤?"(需随机抽考而非背诵预案)
"特种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2024年已发生3起证件过期导致的违章作业)
"承包商人员是否通过本装置特有的风险告知培训?"(通用培训不具针对性)
应急管理必问5问
"消防水系统是否在最不利点做过压力测试?"(主管网压力达标但末端不足的事故多发)
"急救药品是否针对本装置可能的中毒类型配置?"(氰化物装置应备特效解毒剂)
"应急物资清单是否与现场实际摆放一致?"(某企业清单有5套长管呼吸器,实际仅3套可用)
专家特别提醒(标红内容)
必须追问"上次停车检修发现的问题是否全部整改闭环?"(历史问题重复导致事故占35%)
务必确认"能量隔离点是否采用双挂牌上锁?"(单锁管理的事故率是双锁的7倍)
检查方式升级建议
采用"五维度验证法":问当事人、查记录、看实物、测参数、试功能
推行"问题倒逼机制":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提出2个质疑项
引入"时间戳管理":对关键检查项拍照并嵌入GPS定位和时间信息
最新行业动态显示,智能巡检系统已能实现:
自动关联历史检查数据生成对比分析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演开工过程风险 但技术手段永远不能替代检查人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专业精神。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开工条件联合检查确认
1、生产装置或设施引料前,必须按专业、按工种确认开工条件,最后由分管领导批准引料开工。这项工作一般由生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关于开工条件确认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完成情况,由生产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对设计的符合性、完整性、施工质量、特种设备取证等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B.安全仪表、电气系统调校情况,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仪表、电气等单位对仪表联锁、报警、电气保护、电气安全、机泵试运情况进行检查。
C.专项环境保护情况,由安全和消防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三废"排放和治理、环境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情况进行检查
D.由安全和消防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消防道路消防气防设施、电气保护、电气安全、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下列关于气密试验安全管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明确各系统气密的最高压力等级
B.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
C.做好气密检查记录,签字备查
D.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前,要确定好最高压力作为试验压力
3、对于新建生产装置或大修装置,一般分两次进行开工条件确认,即中间交接前进行“三查四定”和装置引料前进行开工条件检查,其中,“三查”不包含( )。
A.查设计漏项
B.查工程质量及隐患
C.查未完工程量
D.查工程安全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