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企业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中,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AQ/T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和GB/T45420-2025的最新要求,JHA的实施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动火作业JHA实施步骤
作业分解
典型分解为"作业申请→风险评估→气体检测→安全隔离→动火实施→现场清理"6大步骤
每个步骤需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验收标准
危害识别采用三维度分析法:
化学危害:可燃气体积聚、有毒物质释放
能量危害:高温、火花、静电
环境危害:受限空间、不良通风
二、关键控制措施
气体检测严格化
执行"3+1"检测模式(作业前30分钟/作业中每小时/作业结束+突发情况检测)
检测半径扩展至15米(原标准10米)
隔离措施升级
采用"双隔离+盲板"标准(管道双阀切断+盲板隔离)
隔离有效性需经三种方式确认
三、数字化技术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
运用GB/T28181视频监控标准实现作业全程可视化
可燃气体浓度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
四、典型案例分析某炼化企业在储罐区动火作业中,通过JHA发现:
原有方案忽略了相邻管线传热风险
新增"热辐射影响评估"和"防火毯防护"措施
最终将风险等级从4级降至2级
五、最新规范要求根据2025年实施的GB/T45420标准:
高风险动火作业需同步进行保护层分析(LOPA)
建立JHA与作业许可电子化联动系统
推行"JHA+行为安全观察"双重管控
通过系统应用JHA方法,某化工园区近三年动火作业事故率下降90%,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工作危害分析方法简介
1、针对一项即将展开的工作,首先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识别,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种危害分析方法是( )。
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B.故障假设分析(WIA)
C.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D.工作危害分析(J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