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生产领域,装置开工前的联合检查确认是防止安全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要求,企业应在开工作业前采用JHA(作业危害分析)等方法系统识别风险,并通过多部门联合确认保障措施落实。
开工联合检查的三大核心内容
防护系统验证:需核查安全阀、爆破片等泄压装置校验记录,确认紧急切断阀的联锁测试报告。涉及毒性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需独立安全仪表系统(SIS)的功能测试证明。
人员资质与装备:检查操作人员特种作业证有效性,防爆工具清单核对,便携式检测仪(如硫化氢报警仪)的校准标签。案例显示,某企业因未检测柜底残留物导致开工爆炸,凸显清淤确认的重要性。
应急准备状态:需现场测试消防水系统压力,核对应急物资台账,确认最近3个月内开展过针对性演练。
典型漏检风险案例2023年某化工厂开工时发生的闪爆事故调查发现:
未按《GB/T 13861》分类辨识静电危害,作业人员穿着化纤衣物;
盲板抽堵记录缺失关键阀门状态确认;
动火作业许可证未纳入联合检查范围。
法规特别要求(标红提醒):
液化烃充装必须使用操作程序确认表逐项打钩确认(AQ/T 3034第4.12.7条);
涉及一级重大危险源的开工需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
当前行业检查中的突出问题是防护用品佩戴流于形式。某省应急厅抽查数据显示,42%的企业未对呼吸器气密性进行开工前测试。专家建议采用‘双人背对背检查法’,并通过视频记录确认过程以备追溯。
随着智能化发展,部分龙头企业已启用AR眼镜辅助检查。技术人员佩戴设备后,系统会自动识别法兰密封面缺陷或仪表标签异常,大幅降低人为漏检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手段不能替代责任制落实——检查表仍需各方负责人手工签字确认原始记录。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开工条件联合检查确认
1、对于新建生产装置或大修装置,一般分两次进行开工条件确认,即中间交接前进行“三查四定”和装置引料前进行开工条件检查,其中,“三查”不包含( )。
A.查设计漏项
B.查工程质量及隐患
C.查未完工程量
D.查工程安全设施
2、生产装置或设施引料前,必须按专业、按工种确认开工条件,最后由分管领导批准引料开工。这项工作一般由生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关于开工条件确认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完成情况,由生产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对设计的符合性、完整性、施工质量、特种设备取证等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B.安全仪表、电气系统调校情况,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仪表、电气等单位对仪表联锁、报警、电气保护、电气安全、机泵试运情况进行检查。
C.专项环境保护情况,由安全和消防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三废"排放和治理、环境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情况进行检查
D.由安全和消防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消防道路消防气防设施、电气保护、电气安全、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3、下列关于系统吹扫冲洗安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系统吹扫冲洗前,要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
B.系统吹扫冲洗前,隔离易被吹扫冲洗损坏的部件
C.蒸汽吹扫时,防止人员烫伤
D.确认吹扫冲洗流程、介质及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