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接地体)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接地线)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是为电气设备提供一个安全的电流回路,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接地装置通常包括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类型。自然接地体是指用于其他目的但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的金属导体,如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有可燃或爆炸性介质的管道除外)、金属井管、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等。人工接地体则是专门为了接地而设置的导体,如钢管、角钢、扁钢等。
接地装置的设计和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例如,接地体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接地线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以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此外,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接地装置
考点试题:
1、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要保持在良好状态。关于接地装置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接地体应由三根以上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B. 三相交流电网的接地装置采用角钢作接地体,埋于地下不超过 50mm
C. 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可不敷设人工接地体
D. 为了减小自然因素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接地体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应小于 10mm
选项BD , 接地体(人工接地体) 一般埋设深度应满足 ,接地体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应小于0.6m ( 农田地区不应小于1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