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和建筑施工过程中,明火作业如电焊、气割,以及受限空间作业如罐体内部维修等,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一旦操作不当或环境控制不到位,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严重后果。为此,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齐全且有效的应急救援设备,以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降低事故损失。
首先,针对动火作业最常见且危险性高的火灾与爆炸风险,现场必须配备便携式灭火器,尤其是适用于电气火灾和油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此外,还应设置消防沙箱,便于扑灭小型油火;而灭火毯则适用于初期小范围着火点覆盖,尤其在实验室或车间局部起火时能迅速阻燃。
其次,对于受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中毒或窒息事故,需配备隔离式正压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确保作业人员在缺氧或有毒气体环境下有洁净供气。同时还应提供防化服、防毒面罩等个体防护装备,有效隔离外部危险物质。
除此之外,以下通用型应急救援装备也必不可少:
- 生命体征探测仪:可用于坍塌、被困等情况中探测生命迹象;
- 有毒/可燃气体探测器:用于实时检测环境中是否存有害气体超标;
- 液压破拆工具组(如液压钳、扩张器):在事故后进行快速救援通道建立;
- 便携式应急照明设备:保证黑暗或复杂环境中的可视条件;
- 对讲机等通信联络设备:确保事故发生时信息畅通、指挥有序;
- 医药急救箱:包含止血带、消炎药、纱布、抗过敏药物等基础医疗用品,以便在伤情初发阶段进行急救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存在火灾隐患的作业区域,例如易燃气体储罐区、油漆仓库等地,严禁使用蜡烛、火柴和普通灯具照明,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同时,进入此类区域的机动车辆排气管须加装火花熄灭器,以防引燃可燃气体。所有相关区域均应在显眼处张贴警示标识牌,做到警示先行、防范于未然。
总之,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和科学配置应急救援用具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当依据具体作业场景和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考点: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