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注册安全工程师 /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

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

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注册安全工程师
所属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三章 安全生产法(★★★)/第六节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
所属版本:

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介绍

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任何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 有关证据。(救人不属于故意破坏现场)

第八十四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 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  报。

第八十五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 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7 11:44:34

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某化工企业发生爆燃事故,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事故应急救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应当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
B . 参与事故抢救的不同单位和部门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并加强协同联动
C . 为支持、配合事故救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无条件地提供一切便利
D .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事故现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法》。
选项AB正确,第八十五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选项C正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选项D错误,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单选题 2.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事故报告和抢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并等待抢救
B . 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C . 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死亡1人,未报2人受伤
D . 立即清理事故现场,防止产生负面影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法》。
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A项错误,B项正确。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D项错误,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单选题 3.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B .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组织抢救
C . 单位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24小时内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 . 除为了查清事故原因以及伤亡人数外,不得迟报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项正确,BCD项错误,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单选题 4.甲省某建筑施工企业在乙省某工地施工,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10人死亡,5人重伤。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该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组织抢救,1小时内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B . 本事故应上报至乙省应急管理部门和住建部门
C . 乙省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
D . 事故单位抢救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单选题 5.某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关于该公司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按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有关部门
B . 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一般事故由该公司安全员立即组织抢救
C . 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由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立即组织抢救
D .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该公司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其他事故由该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立即组织抢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大咖讲解:三、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

王东兴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管理学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主攻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向。
查看老师课程
唐忍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优秀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讲师。善于重点击破晦涩法理点,轻松提升得分。
查看老师课程
安勇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211重点高校安全管理专业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安全工程),在大型国企担任安全管理岗位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深入了解各种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查看老师课程
江慧
注册安全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一、国家应急能力建设的规定及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职责

第七十九条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  伍,并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挥;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 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交通运输、住房 和城乡建设、水利、民航等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地区的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推行网上安全信息采集、安全监管和监测预 警,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的统一规划、组织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在重 点行业、领域单独建立或者依托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第八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高频

二、单位应急预案及高危行业应急救援组织及装备、器材的规定

第八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高危行业的应急救援要求】( 1分)

第八十二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 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  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 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高频

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 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  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一年内,组织有关 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对不履行职责导致事故整 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高频

国家应急能力建设的规定及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职责.

第七十九条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  伍,并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挥;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 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交通运输、住房 和城乡建设、水利、民航等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地区的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推行网上安全信息采集、安全监管和监测预 警,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的统一规划、组织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在重 点行业、领域单独建立或者依托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第八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高频

单位应急预案及高危行业应急救援组织及装备、器材的规定

第八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高危行业的应急救援要求】( 1分)

第八十二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 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  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 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高频

单位、政府、政府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

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任何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 有关证据。(救人不属于故意破坏现场)

第八十四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 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  报。

第八十五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 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频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 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  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一年内,组织有关 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对不履行职责导致事故整 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