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这个东西,约等于理由。当一个职业人不愿意、不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找出无数个借口。在职场上,推卸责任、转嫁过失、拖延、自欺欺人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围绕这些行为,也衍生出很多看似堂皇的借口在OFFICE当中流行着。比如:业绩做得好时,恨不得把功劳都一肩扛,做得不好时,却把失误推脱在公司的管理、制度或上级主管领导的失误上。
编织借口,主要为了推卸或减轻自己的责任。其实,没有任何一种借口可以站得住脚,要想在职场上有所收获的话,请搞清这些借口的真正含义,当它们在舌尖上打转时,合格的职场人是不会让它们蹦出来的。
借口的链条:束缚你自己
著名的美国咨询顾问詹姆士。M-布里奇和大卫-G-马奇兰在一本名为《别找借口提高业绩、效益的务实之路》的书中提到,悲观情绪是公司中借口滋生的土壤。“悲观的人总是喜欢寻找借口”,布里奇和马奇兰做了一个包含10个层面的逻辑链条,论证这种关系:如果企业或个人仅仅关注短期行为,就会导致被动反应;被动反应,就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承担责任,就不可能具备冒险精神;不愿意冒险,就惧怕失败;惧怕失败,就谋求自保;谋求自保,就会出现悲观和拖延;有拖延,就缺乏干劲和创造力;缺乏创造性,就只会跟随别人;跟随别人,就学会推卸责任;学会推卸责任,就会制造借口。而只有依靠正确的领导,才能改变借口泛滥的企业文化。如果你是员工,在制造借口时,请对号入座,反思自己的职业能动性是否渐趋下降;如果你是上司,请以己正人,消除以下OFFICE借口正应该从你做起。
“我现在很忙,等下周吧”
现在很忙,等下周吧是典型的拖延型借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进度是按时间表规划好的,那么他会在接受任务时告诉你这项工作为什么目前不能做,手边有什么事情,大概会在什么时间段来操作这个项目。你会发现你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员工,他们信誓旦旦,言之凿凿,把本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拖到以后。
“我太忙,给忘了”
上帝都不能惩罚一个因过度劳累而忘掉一件半件事情的人。但说这句话的人,真的忙到了某种程度吗?事实上,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重要到必须记得时,我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把它记起来的——拜托同事提醒,或依靠高科技的手机、电脑来报时,再不行,一张小小的记事贴就能解决问题。忘了的前提是忙,潜在的意义是告诉大家,我忘记了这件事是因为我在为其他的事件而努力!其实冷静想想,这两者之间实在没有真正必要的联系。
“我很难和他合作”
沟通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当一名员工总是把自己工作中的不顺利归结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也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乏善可陈,尤其是当另外一个人提出了比较尖锐或敏感的问题,凭自己的经验已经解决不了,又很难回避的时候,往往就会很无奈地溜出这个借口。鸵鸟一般地把头埋进沙里——天塌下来,问题也出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