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在建设工程领域,行政许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首先,行政许可具有法定性。只有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了需要经过许可才能从事的活动,相关主体才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并获得许可。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前,必须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其次,它是依申请而发生的。这意味着除非当事人主动提出申请,并且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否则行政机关不会主动授予许可。这一点强调了申请人对自己权利的主动追求以及对程序正义的尊重。
此外,行政许可还具备一定的限制性和排他性。一旦某个项目获得了特定类型的许可(如施工许可),那么在同一区域内,其他项目可能无法再获得相同类型的许可,直到现有许可失效或者被撤销。这种排他性确保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另外,行政许可的有效期也是其一个重要特征。大多数情况下,许可并非永久有效,而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例如,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许可证有效期为两年,超过这个期限未完成工程,则需重新申请。这要求项目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避免因超期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和风险。
最后,行政许可的可撤销性也不容忽视。如果发现许可的颁发存在错误或违法情形,或者被许可人违反了许可条件,行政机关有权撤销已颁发的许可。这一特性保证了行政许可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总之,理解并掌握行政许可的相关知识对于确保建设项目合法合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些特征,一级建造师能够更好地应对项目中的各种法律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