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在建设工程领域,行政许可的设定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行政许可的设定依据
1.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和程序。该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对于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确定的事项,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通常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制定法律来设定。
2. 行政法规
国务院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来设定行政许可。例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就设定了多项与建设工程相关的行政许可,包括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注册等。
3. 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可以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前提下,设定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许可。例如,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对本省内的建设工程管理进行具体规定,并设定相应的行政许可。
4. 国务院决定
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以决定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这类决定通常针对特定事项或特定时期的特殊需求,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和灵活性。
案例应用
案例一: 某建筑公司拟在某市承建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公司必须先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并获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案例二: 某地政府为了规范本地建筑市场秩序,通过地方性法规设定了新的行政许可项目,要求所有新建工程项目必须在开工前办理“环保评估许可”。
总结
掌握行政许可的设定依据,不仅有助于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还能在备考一级建造师考试时更加游刃有余。希望本文能为考生提供有益的帮助。
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行政许可的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