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梁中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的界面连接是确保结构整体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把控以下技术要点:
一、界面处理工艺流程
- 钢梁顶板预处理:
- 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粗糙度40~80μm)
- 焊接前24h涂刷无机富锌底漆(干膜厚度≥50μm)
- 剪力连接件安装:
- 栓钉焊接后需进行30°弯曲试验(抽样比例3%)
- 焊接部位5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污染
二、关键控制指标
- 界面抗剪强度:
- 常温固化型环氧胶粘剂≥5MPa
- 热固化型≥7MPa
- 滑移量限值:
- 设计荷载下≤0.3mm
- 极限荷载下≤1.5mm
三、特殊部位处理
- 负弯矩区处理:
- 增设抗掀起构造(如L形加劲肋)
- 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0.9kg/m³)
- 端部锚固区:
- 设置过渡段(长度≥1.5倍梁高)
- 配置U形闭合箍筋(间距≤100mm)
四、质量验收标准(红色重点条款):
- 超声波检测栓钉焊接质量(Ⅰ级合格率≥95%)
- 拉拔试验检测界面粘结强度(合格标准≥3.5MPa)
- 使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允许偏差2mm/2m)
【工程案例】某城市高架桥项目采用喷砂除锈+环氧树脂界面剂处理工艺,实测界面滑移量仅0.15mm,较传统工艺降低60%。通过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无损检测,实现连接质量100%全数检查。
常见问题处理:
- 发现焊接缺陷时:
- 铲除不合格焊缝后重新焊接
- 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 遇雨天施工:
- 立即停止界面处理作业
- 已处理界面需用防雨布覆盖
- 冬季低温环境:
- 采用电热毯预热钢梁(温度≥10℃)
- 使用低温型界面剂(适用-5℃以上)
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构成与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