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锚碇系统是保证主缆受力的关键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整体安全。工程中常用的重力式锚碇和隧道式锚碇各具特点,施工中需掌握以下核心技术要点:
一、重力式锚碇施工关键技术
- 基础处理
- 岩石地基需清除表层风化层
- 土质地基采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 基坑开挖边坡稳定系数≥1.3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1.5-2.0m
- 冷却水管间距≤1.0m
- 内外温差控制≤25℃
- 锚固系统安装
- 预埋件定位精度≤3mm
- 后张法预应力管道坐标偏差≤5mm
二、隧道式锚碇施工特殊要求
- 洞室开挖
- 采用新奥法施工
- 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15cm
- 监控量测频率:开挖面后方1倍洞径范围内每天2次
- 岩体加固
- 预应力锚杆长度≥8m
- 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
- 锚塞体施工
- 微膨胀混凝土掺量8-12%
- 养护期不少于28天
三、质量验收关键指标对比 | 项目 | 重力式锚碇 | 隧道式锚碇 | |--------------|------------------|------------------| | 位移限值 | ≤10mm | ≤5mm | | 混凝土强度 | ≥C35 | ≥C40 | | 防腐要求 | 三重防护体系 | 特殊防腐涂层 |
工程案例:
-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采用复合式重力锚
- 贵州坝陵河大桥创新采用岩锚体系
施工中需特别注意:
- 锚碇与主缆的匹配性验证
- 长期监测系统的预埋安装
-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专项处理方案
掌握这些关键技术要点,对确保悬索桥锚固系统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悬索桥组成和各部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