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作为大跨径桥梁的代表形式,其主缆架设是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主缆作为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 牵引系统布置 主缆架设首先需要建立高效的牵引系统,通常采用双线往复式牵引方案。牵引索应沿猫道全跨径布置,通过卷扬机驱动。在峡谷或水域地段,还需设置转向架和抗风缆索,确保索股在架设过程中的稳定性。
2. 索股调整工艺 每根主缆由数十至上百根平行钢丝索股组成。架设时需严格控制索股的垂度误差,采用全站仪实时监测调整。索股线形调整应遵循'白天架设、夜间稳定'的原则,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索股锚固端需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张力均衡,确保各索股受力一致。
3. 质量控制标准 主缆架设完成后,必须满足三项核心指标:①索股间距偏差≤±5mm;②主缆空缆线形与设计高程差≤L/20000(L为跨径);③索夹安装位置偏差≤±10mm。施工中应采用红色标牌标记关键控制点,并留存完整的影像测量记录。
4. 特殊工况处理 针对跨江悬索桥,需特别注意风振影响。索股架设期间,当风速超过8m/s时应暂停作业,并对已架设索股采取临时约束措施。在高温季节施工时,需在凌晨温度稳定时段进行索股垂度调整。
悬索桥主缆架设完成后,还需进行长达3-6个月的蠕变观测,通过定期测量主缆线形变化,验证结构体系的长期稳定性。这项技术要求施工团队具备专业的测量设备和数据积累经验,是确保悬索桥百年寿命的重要保障。
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悬索桥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