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法考 > 学习笔记 > 刑法

马上收藏!2020年法考刑法重点知识点解析:绑架罪

作者:233网校 2020-05-29 18:08:35
导读:绑架罪是刑法分则中的重点罪名之一,属于法考高频考点,需要全面掌握。

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绑架罪,是指带有胁迫第三人的目的,用强制手段实力控制人质的行为。

绑架罪的行为结构:以向第三人提出不法要求为目的,实力控制人质→向第三人提出不法要求

一、保护法益

本罪的保护法益是人质的人身自由和安全,而不包括第三人的财产。

二、行为结构

绑架罪的常见情形是甲欲向乙勒索财物,而绑架了乙的亲人丙,然后向乙勒索财物。但绑架罪是人身犯罪,而不是财产犯罪,其保护法益并不包括乙的财物,因此,成立绑架罪并不要求甲向乙勒索财物,但甲在绑架丙时必须具有实施勒索行为的目的,否则仅成立非法拘禁罪。

绑架罪这种独特的行为结构被称为短缩的二行为犯。具体而言,绑架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两个目的,直接目的是非法拘禁人质的目的(目的一),间接目的是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目的(目的二)。但是,客观上成立绑架罪只要求存在与目的一对应的行为一,不要求存在与目的二对应的行为二。换言之,不要求目的二在客观上表现出来,也即不要求实施勒索财物的行为,更不要求勒索到财物

三、实行行为

绑架罪的实行行为(行为一)是用强制手段实力控制人质,具体行为类型包括两种:拘禁方式与非拘禁方式。

四、目的二

绑架罪的目的二,是指向第三人提出不法要求的目的,也即胁迫、威胁第三人的目的。

常见的不法要求是勒索财物,也有其他不法要求。

注意:绑架罪与其他罪的区分关键就在于目的二。

(1)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分:前者有目的二,后者无目的二。

(2)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分:前者的目的二是向第三人勒索财物,后者的目的二是出卖妇女、儿童。

(3)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分:前者的目的二是向第三人勒索财物,后者的目的二是向被绑架人勒索财物。

五、既未遂标准

(一)着手:带着胁迫第三人的目的开始实施实力控制行为。

(二)既遂:带着胁迫第三人的目的实力控制了人质。

六、共同犯罪

绑架罪是继续犯。在绑架既遂之后,不法行为与不法状态还在继续中,行为人加入的,属于承继的共同犯罪。

七、认定标准

《刑法》第239条第2款: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结合犯:绑架罪+故意杀人罪=绑架罪(适用升格法定刑)

(二)绑架罪+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死亡=绑架罪(加重处罚)

【真题演练】

1、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单选题)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本案中,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非法剥夺乙的人身自由,确实是非法拘禁行为,但是此时是作为绑架罪的手段,而不再单独评价。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选项B正确。绑架罪属于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其行为结构是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等方法控制被害人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绑架罪发生在行为人、被绑架人及被勒索人之间,是三者间的犯罪,被绑架人和被勒索人不是同一个人。本案中,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这属于实力控制乙的行为,后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具有利用乙母担忧的意思进而向乙母勒索财物的目的,已经符合上述特征,构成绑架罪;至于乙是否以实情相告,并不影响甲行为的性质。

选项C错误。抢劫罪是取得型财产犯罪,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其行为结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压制被害人的反抗,被害人因为无法反抗而被迫交付财物,行为人因此取得财物。抢劫罪发生在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二者间的犯罪,被强制的人和交付财物的人是同一人,即被害人是同一个人。本案中,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随后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也就是说本案中被强制的人和交付财物的人不是同一个人,不符合抢劫罪的行为结构,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故C选项错误。 

选项D错误。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甲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是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而谎称开车撞人,甲并没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因此不构成诈骗罪。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项。

2、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单选题)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本题中,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确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但甲对乙人身自由的剥夺仅是手段,其目的在于以暴力的方式非法占有乙的财物。对此,甲的目的行为应当包容评价其手段行为。故而,对于甲的行为,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而非按照非法拘禁罪处罚。

选项B错误、C正确。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者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构成绑架罪。区分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关键在于,前者只能是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勒索财物;后者是直接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本题中,甲并未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构成抢劫罪。

选项D错误。由于甲的行为并不成立绑架罪,因此,该项认为对甲应当以抢劫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的主张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击领取 >>领取法考新人礼包(海量必备学习资料+讲师课程免费试听+1200元购课优惠券)>>


233法考9元学习包强势来袭!25节讲师课程+精品复习资料+金牌班主任全程督学=法考一站式通关方案~戳此踏上法考之旅,我们为梦想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无论世界怎样喧嚣,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扰。我们为你准备了免费题库,静下来,再坚持一会儿,成功的花儿很快就要绽放了>>>

延伸阅读:

2020法考超干货来袭—刑法总则基础概念汇总,赶紧加收藏

2020法考超干货来袭—刑法分则基础概念汇总,赶紧加收藏

答疑解惑:加233法考学霸君微信个人号【ks233wx19】,进微信备考交流群,一对一答疑解惑、分享免费学习资料、报考资讯、通关经验、每日考点打卡等,与广大法考生共同学习进步!

提醒订阅:为帮助法考生及时获取2020年法考最新内容,点击【下载233网校APP】,及时给法考生们推送提醒通知!

法考app推广图(新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