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儿童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儿童的需要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儿童的需要
所属版本:2025

儿童的需要介绍

儿童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社会存在
(二)发展的需要:良好家庭生活、受教育机会、足够的休闲与娱乐
(三)受保护的需要:免遭伤害需要
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儿童忽视(生活照料与医疗照顾的忽视、教育需要的忽视、社会化发展的忽视)、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性剥削)
(四)社会化需要:基本生活技能、自我观念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品德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17

儿童的需要考点试题

单选题 1.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属于生存需要中的( )。
A . 社会存在的需要
B . 生命存在的需要
C . 发展的需要
D . 儿童的需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
(1)生命存在的需要(B选项),即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故本题答案选B。
(2) 社会存在的需要(A选项),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
CD可以直接排除。

单选题 2.某地“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社区儿童主任小刘对辖区内的困境儿童群体摸排后发现,6岁的乐乐自出生就由祖父母照顾,父母外出务工杳无音讯。因乐乐没有出生证明,又缺乏相关材料,无法获得户籍身份,影响其入学、就医和享受其他儿童福利。小刘了解情况后,走访了乐乐的出生医院和当地派出所,获得了其出生资料,协助其办理了户口。小刘的上述工作满足了乐乐( )。
A . 生存的需要
B . 被监护的需要
C . 受保护需要
D . 社会化需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选项正确,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
(1)生命存在的需要,即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
(2)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
题干中描述:协助乐乐办理了户口属于满足其社会存在的需要,社会存在的需要属于生存的需要,故选A。
C选项错误,儿童的受保护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这些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对儿童的虐待、忽视和剥削。
D选项错误,,社会化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它要求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
B选项不属于儿童的需要,可直接排除。

单选题 3.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对儿童发展需要和教育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儿童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属于儿童虐待的( )。
A . 身体虐待
B . 情感虐待
C . 儿童剥削
D . 儿童忽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儿童虐待包括:
(1)身体虐待(A选项),如体罚和责打。
(2)情感虐待(B选项),如用讽刺、挖苦和侮辱性语言对儿童进行管教,不公平地对待儿童,以及歧视儿童。
(3)性虐待,如成人对儿童实施性行为,成人让儿童一起观看性活动、性音像或者性图片,以及成人为了自身的性快感而与儿童发生的一切接触和抚摸行为。
(4)儿童忽视(D选项),包括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对儿童发展需要和教育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儿童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D选项正确)
(5)儿童剥削(C选项),主要包括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和让儿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剥削两大类型。
故选D选项。

单选题 4.( )要求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
A . 社会化需要
B . 受保护需要
C . 发展的需要
D . 生存的需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第一步。它要求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根据题干本题选择A。
B儿童的受保护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这些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对儿童的虐待、忽视和剥削。
C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
D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

单选题 5.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适合儿童且安全的娱乐场所,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娱乐休闲态度、方式和行为提供教导和培养。属于( )。
A . 生存的需要
B . 发展的需要
C . 受保护的需要
D . 社会化需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选项正确,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它主要包括:
(1)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满足其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求知欲。
(3)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适合儿童且安全的娱乐场所,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娱乐休闲态度、方式和行为提供教导和培养
根据题干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
C选项错误,儿童的受保护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这些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对儿童的虐待、忽视和剥削。
D选项错误,社会化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它要求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

大咖讲解:儿童的需要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儿童的特点

儿童的特点
1、社会属性的特点:儿童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2、成长发展的特点:
(1)快速性:身体快速成长;
(2)阶段性:婴儿(0-1岁)—幼儿(2-3岁)—学前(4-5岁)—学龄(6-12岁)—青少年(13-18岁);
(3)顺序性
身体上:生长和发育,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到远、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

社会心理发展:婴儿期(信任人格)—幼儿期(自主人格)—学前期(勤奋人格)

(4)不均衡性: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均衡;
(5)个体差异性: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
(6)分化与互补性:生理机能的分化与互补。

高频

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面临的问题
1.儿童生存的问题
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问题
2.儿童发展的问题
贫困的问题、辍学的问题
3.儿童保护的问题
免遭伤害需要
①儿童遗弃的问题:遗弃的婴幼儿
②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③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④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⑤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⑥家庭监护的问题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1、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素
(1)儿童福利制度要素
(2)儿童权利要素
(3)儿童法规政策要素
(4)儿童中心的系统视角要素
(5)评估要素
(6)方法要素
3、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全体儿童及家庭
(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等
(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养育等
(4)儿童保护服务:遭受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家庭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高频

儿童的含义

儿童的定义
儿童为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与“未成年人”同义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自然人;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与国际一致,与“未成年人”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1、优先原则(优先儿童的利益和需要)
2、利益最大化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
3、最小伤害原则
4、平等参与原则
5、生态系统原则
6、依法保护原则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素

儿童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素
(1)儿童福利制度要素
(2)儿童权利要素
(3)儿童法规政策要素
(4)儿童中心的系统视角要素
(5)评估要素
(6)方法要素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全体儿童及家庭
(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等
(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养育等
(4)儿童保护服务:遭受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家庭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