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所属版本:2025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介绍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1、优先原则(优先儿童的利益和需要)
2、利益最大化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
3、最小伤害原则
4、平等参与原则
5、生态系统原则
6、依法保护原则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18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某社区近来发生了儿童在小区游乐园玩耍受伤的情况,社区工作者小赵立即着手处理此事,根据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平等参与原则,小赵适宜的做法是()
A . 督促物业承担安全责任
B . 邀请受伤儿童对此发表意见
C . 组织医护人员宣讲急救知识
D . 联合社区志愿者巡查游乐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33网校解析,禁止转载】)平等参与原则。社会工作者应创造公平的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力与机会。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同自身利益相关的服务活动,尊重其在权利和能力范围之内的自我决定和行动。
【所属章节考点】第二章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

单选题 2.某社区近来发生了儿童在小区游乐园玩耍受伤的情况,社区工作者小赵立即着手处理此事,根据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平等参与原则,小赵适宜的做法是()
A . 督促物业承担安全责任
B . 邀请受伤儿童对此发表意见
C . 组织医护人员宣讲急救知识
D . 联合社区志愿者巡查游乐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平等参与原则。社会工作者应创造公平的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力与机会。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同自身利益相关的服务活动,尊重其在权利和能力范围之内的自我决定和行动。
B选项正确,邀请儿童发表建议,强调了儿童的参与。
A选项错误,属于社会工作者的行政协调职责,但未体现儿童的参与,仅从成人视角解决问题,不符合平等参与原则。
C选项错误,属于预防性教育措施,但重点在知识传递,未涉及儿童的主动参与,未体现平等参与原则。
D选项错误,属于安全监管措施,由成人主导执行,儿童处于被动接受保护的位置,未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参与。

单选题 3.某地检察院就一起儿童保护案件召开审查逮捕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社会工作者小蓝邀请参加。该案件的主要事实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男同学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母亲体罚造成轻伤。听证会上,有人提出,案件中母亲对儿童造成了伤害,性质恶劣,应依法逮捕。小蓝则认为案件中母亲有明显悔改表现,且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对其成长意义重大,应对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而不应简单将其逮捕。小蓝的观点体现了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 )原则。
A . 儿童优先
B . 儿童利益最大
C . 生态系统
D . 儿童平等参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选项,儿童优先原则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在政策规划、服务计划制订、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等方面,应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要。不符合题干描述。
B选项,儿童利益最大原则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应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专业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小蓝的观点虽以儿童福祉为核心,但更突出 “家庭支持” 这一生态系统视角,而非直接强调 “利益最大化” 的结果导向。
C选项,生态系统原则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应重视家庭的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从儿童自身及其与家庭、朋辈群体、社区、学校、服务机构等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儿童问题,识别所需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儿童发展。该原则强调 “系统间的关联性”,即通过改善家庭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来促进儿童发展,符合题干中 “家庭支持服务” 的建议。故C选项正确。
D选项,儿童平等参与原则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应创造公平的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同自身利益相关的服务活动,尊重其在权利和能力范围之内的自我决定和行动。与题干无关。
故选C选项。

大咖讲解: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儿童的特点

儿童的特点
1、社会属性的特点:儿童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2、成长发展的特点:
(1)快速性:身体快速成长;
(2)阶段性:婴儿(0-1岁)—幼儿(2-3岁)—学前(4-5岁)—学龄(6-12岁)—青少年(13-18岁);
(3)顺序性
身体上:生长和发育,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到远、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

社会心理发展:婴儿期(信任人格)—幼儿期(自主人格)—学前期(勤奋人格)

(4)不均衡性: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均衡;
(5)个体差异性: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
(6)分化与互补性:生理机能的分化与互补。

高频

儿童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社会存在
(二)发展的需要:良好家庭生活、受教育机会、足够的休闲与娱乐
(三)受保护的需要:免遭伤害需要
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儿童忽视(生活照料与医疗照顾的忽视、教育需要的忽视、社会化发展的忽视)、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性剥削)
(四)社会化需要:基本生活技能、自我观念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品德

高频

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面临的问题
1.儿童生存的问题
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问题
2.儿童发展的问题
贫困的问题、辍学的问题
3.儿童保护的问题
免遭伤害需要
①儿童遗弃的问题:遗弃的婴幼儿
②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③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④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⑤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⑥家庭监护的问题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1、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素
(1)儿童福利制度要素
(2)儿童权利要素
(3)儿童法规政策要素
(4)儿童中心的系统视角要素
(5)评估要素
(6)方法要素
3、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全体儿童及家庭
(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等
(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养育等
(4)儿童保护服务:遭受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家庭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高频

儿童的含义

儿童的定义
儿童为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与“未成年人”同义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自然人;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与国际一致,与“未成年人”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素

儿童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素
(1)儿童福利制度要素
(2)儿童权利要素
(3)儿童法规政策要素
(4)儿童中心的系统视角要素
(5)评估要素
(6)方法要素

高频

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全体儿童及家庭
(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等
(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养育等
(4)儿童保护服务:遭受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家庭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