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所属版本:2025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介绍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求时,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2、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增强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独立性。
3、家庭个别化原则
直接从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处境出发,准确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要求。
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
既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目前需要,也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45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考点试题

单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宁在督导会上谈到一个家庭个案,他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单亲家庭,夫妻离婚8年,和所有单亲家庭一样,他们的孩子有一大堆行为问题。”对于小宁的个案描述,最合适的督导意见是()
A . 小宁对家庭的认识很敏锐,是一次分析家庭的有益尝试
B . 小宁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对家庭问题做出了正确评估
C . 小宁关注到家庭的不完整,坚持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
D . 小宁对家庭的认识干扰了其对服务对象家庭的理解和评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个别化原则。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而小宁仅仅将这个家庭当作一个典型的单亲家庭来看待,因此妨碍了他对受助家庭需求的评估和理解。

多选题 2.家庭社会的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属于家庭社会工作原则的是( )。
A . 家庭处境化则
B . 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C . 家庭个别化原则
D . 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E . 以家庭为主原则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原则”,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家庭处境化原则、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家庭个别化原则、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所以答案是ABCD。

单选题 3.李女士离婚后带着12岁的女儿来到城市打工,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工作逐渐稳定。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令李女士感到困惑的是青春期的女儿总是和她对着干,随地乱扔东西的坏习惯也改不掉,母女俩为此多次争吵;女儿还吵着不想上学要回老家,最近成绩明显下滑,李女士为此求助社会工作者小王,根据家庭处境化原则,小王适宜的做法是()。
A . 了解李女士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
B . 分析李女士女儿成绩下滑的原因
C . 探寻李女士来到城市打工的原因
D . 观察李女士与女儿日常如何沟通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家庭处境化原则认为,家庭是家庭成员自然生活的场景。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需要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D选项正确),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只有建立在家庭自然生活场景中的观察和评估,才能准确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实际家庭处境的解决方案。
题干:李女士与青春期的女儿发生多次争吵,需要社工介入。社工根据家庭处境化原则,应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情况。故选D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单选题 4.小马是个学习努力的孩子,母亲对她的学习也特别关心,但是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母亲对此很着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认为小马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掌握知识仅靠死记硬背,不能变通。社会工作者便着力提高小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灵活变通的能力,以及增强小马的学习信心。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家庭社会工作原则是()。
A . 家庭个别化原则
B . 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C . 家庭处境化原则
D . 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选项正确,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有效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不是替代他们克服困难。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除了需要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之外,还需要增强家庭成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独立。当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只有准确评估家庭成员的能力和不足,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介入计划。
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着力于帮助小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灵活变通能力和增强学习信心,均属于 “增能” 范畴 —— 不是直接替小马解决成绩问题,而是通过提升其内在能力(学习方法、自信心)使其能够自主应对挑战,符合该原则的定义。故选D选项。
B选项错误,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并且跟随受助家庭成员需求的变化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只有将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解决的需要与长远的预防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的服务活动真正满足家庭成员的要求。
C选项错误,家庭处境化原则认为,家庭是家庭成员自然生活的场景。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需要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
A选项错误,家庭个别化原则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确实针对小马的具体情况介入,但核心并非突出 “独特性”,而是聚焦于 “能力提升”。故不选。

单选题 5.自从有了孩子后,小刚夫妇之间的矛盾增多。小刚指责妻子整天唠唠叨叨,妻子指责小刚不照顾孩子。为了准确评估小刚夫妇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小欢决定入户调查,了解小刚夫妇的日常生活安排。家庭社会工作者小欢在提供服务时依据的原则是()。
A . 家庭成员增能
B . 家庭成员需求满足
C . 家庭处境化
D . 家庭个别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家庭处境化原则认为,家庭是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场景。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求时,需要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
题干中的“入户调查,了解小刚夫妇的日常生活安排”与家庭处境化原则相对应,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独立。A项错误。
B项: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并且跟随受助家庭成员需要的变化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B项错误。
D项:家庭个别化原则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D项错误。
故C选项正确。

大咖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1、接触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需求,并与受助极爱他那个成员建立初步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
2、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3、介入阶段: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4、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发展。

高频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是图形方式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2)家庭结构图绘制遵循3项原则:一是长辈上,晚辈下;二是同辈关系中,年长左,年幼右;三是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2、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方式。
(2)聚焦技巧: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3)例子使用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
(4)再标签技巧: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
3、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社区活动

高频

接触阶段

接触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需求,并与受助极爱他那个成员建立初步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

高频

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高频

介入阶段

介入阶段: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高频

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发展。

高频

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是图形方式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2)家庭结构图绘制遵循3项原则:一是长辈上,晚辈下;二是同辈关系中,年长左,年幼右;三是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高频

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方式。
(2)聚焦技巧: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3)例子使用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
(4)再标签技巧: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

高频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1)专题讲座;
(2)主题沙龙;
(3)社区活动。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