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所属版本:2025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介绍

家庭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是图形方式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2)家庭结构图绘制遵循3项原则:一是长辈上,晚辈下;二是同辈关系中,年长左,年幼右;三是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2、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方式。
(2)聚焦技巧: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3)例子使用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
(4)再标签技巧: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
3、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社区活动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46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考点试题

单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入户探访时了解到,李婆婆72岁,丈夫去世多年,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日常起居由女儿和女婿照顾。根据上述资料,小王绘制的家庭结构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家庭结构图中:“口”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因”表示已故男性,“——”表示婚姻关系。家庭结构图的绘制遵循三项基本的原则:①长辈在上,晚辈在下。②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③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C项为李婆婆的家庭结构图。

单选题 2.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面对普适性的家庭问题,包括两性沟通、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经济纠纷、家庭暴力等,采用( )的形式则能在知识的传递;达到时间短、覆盖面广的效果,使多数家庭受益。
A . 专题讲座
B . 主题沙龙
C . 社区活动
D . 亲子互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专题讲座是一种教学形式, 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其特点在于:
一是容易组织,有利于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二是适用面广,可根据团体大小组织不同规格的讲座;
三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系统的相关知识。
当家庭内部关系出现失调、结构失序、功能紊乱、两性关系和协调发展遭到破坏时,家庭矛盾就会爆发,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家庭生活。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面对普适性的家庭问题,包括两性沟通、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经济纠纷、家庭暴力等,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则能在知识的传递上达到时间短、覆盖面广的效果,使多数家庭受益。
故答案为A。
主题沙龙:作为一种自由的小组形式,主题沙龙既不像小组工作那样对参与者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也不像讲座那样对讲师有专业的要求。主题沙龙强调的是参与者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以轻松和谐、平等交流、亲密合作的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发酵,依靠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主题沙龙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包括:一是意识启发;二是支持网络建立;三是加深感情、凝聚人心。侧重小范围互动讨论,参与人数有限,不符合 “覆盖面广”;知识传递效率低于讲座。
社区活动:社区活动是一个地域性的、就近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服务过程,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作为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比较常用的形式,社区活动在家庭教育宣传、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活动根据活动人群、性质以及内容有不同的划分。围绕家庭开展的社区活动类型包括亲子互动类、观念倡导类以及知识宣传等。形式多样(如文艺表演、亲子游戏),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弱,更侧重参与体验而非信息输出。
亲子互动:服务对象限定为 “亲子群体”,无法覆盖婆媳关系、两性沟通等非亲子家庭问题,覆盖面狭窄。

单选题 3.社会工作者老李与郑女士面谈时发现,郑女士一会儿抱怨丈夫不管家,只顾自己,一会儿又数落孩子的不是,不理解母亲的辛苦。对此,老李拟应用聚焦技巧予以回应,最适宜的做法是()。
A . 让郑女士记录家庭争吵的频率
B . 鼓励郑女士讲出内心的苦恼与委屈
C . 让郑女士明确自己面临的问题
D . 让郑女士看到丈夫与孩子好的方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聚焦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作出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如社会工作者可以提问受助家庭成员,让他们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排序,从而帮助受助家庭成员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题中社工老李拟运用聚焦技巧予以回应,需要帮助郑女士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故选C选项。
A选项属于观察技巧,B选项属于情感宣泄和支持,D选项属于 “优势视角” 或 “正向引导” 技巧。

单选题 4. 陈女士希望孩子学习优秀,以后找个好工作。但是,陈女士发现孩子喜欢做家务,却不愿意读书,母子俩为此冲突不断,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再标签”技巧改变陈女士对待孩子的态度,其恰当的提问是(  )。
A . “您希望孩子做什么样的改变?”
B . “您觉得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C . “您觉得自己做什么才能让孩子变得喜欢读书?”
D . “您觉得爱做家务,对孩子发展有什么好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再标签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家庭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家庭成员产生新的、积极的行为。
【考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单选题 5.社会工作者小吴介入林浩家庭时,发现夫妻二人常因 “孩子写作业磨蹭” 争吵,妻子指责丈夫 “从不辅导作业”,丈夫抱怨妻子 “太焦虑”。小吴让夫妻二人连续一周记录每天因作业问题争吵的次数、时间及引发事件,并在下次会谈时提交记录表格。小吴的做法运用了家庭干预中的( )技巧。
A . 观察
B . 聚焦
C . 例子使用
D . 再标签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家庭干预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一些专业的技巧影响受助的家庭成员,以推动受助家庭成员发生积极的改变。其中常用的干预技巧有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和再标签等。
观察技巧是指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方式让受助家庭成员了解自己面临的问题以及改变的状况,从而帮助受助家庭成员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行为的有效性。如让受助家庭记录自己不良适应行为出现的频率,就是常用的观察技巧。
聚焦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作出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如社会工作者可以提问受助家庭成员,让他们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排序,从而帮助受助家庭成员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案例使用的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让受助家庭成员了解困难解决的不同途径和经验,并且舒缓受助家庭成员的压力。
再标签技巧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受助家庭成员产生新的、积极的行为。
小吴要求夫妻记录 “争吵次数、时间及引发事件”,属于 “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符合观察技巧中 “通过记录让家庭成员了解问题状况,以便调整行为” 的定义。故A选项正确。

大咖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求时,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2、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增强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独立性。
3、家庭个别化原则
直接从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处境出发,准确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要求。
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
既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目前需要,也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

高频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1、接触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需求,并与受助极爱他那个成员建立初步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
2、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3、介入阶段: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4、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发展。

高频

接触阶段

接触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需求,并与受助极爱他那个成员建立初步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

高频

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高频

介入阶段

介入阶段: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高频

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发展。

高频

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是图形方式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2)家庭结构图绘制遵循3项原则:一是长辈上,晚辈下;二是同辈关系中,年长左,年幼右;三是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

高频

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方式。
(2)聚焦技巧: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3)例子使用技巧: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
(4)再标签技巧: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

高频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形式:
(1)专题讲座;
(2)主题沙龙;
(3)社区活动。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