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所属版本:2025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介绍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
(1)个案管理
①社会心理评估②压力管理③治疗依从性管理
(2)小组工作
①沟通技巧训练。
②健康教育:邀请医护人员以小组的形式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改变等知识;邀请患者及家属学习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协商治疗方案,传递赋权的理念,鼓励医患共同承担责任,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控制能力。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8

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成效评估,可以使用的方法不包括( )。
A . 家庭成员行为量表
B . 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C . 活动满意度量表
D . 顺序量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成效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家庭成员行为量表:用于评估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例如,在糖尿病管理中,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支持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有很大影响。
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用于评估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使用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这种量表可以帮助了解患者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活动满意度量表:通过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参与的治疗或干预活动的满意度,了解他们对活动内容、形式和效果的感受。这有助于改进后续的干预措施。
顺序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通常用来表示数据的等级或顺序关系,但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估方法。顺序量表可以是其他量表的一部分,但单独使用时并不足以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成效。
注意,题目问的是【不包括】的,故选D选项顺序量表。

多选题 2.糖尿病患者李大叔因担心药物副作用擅自停药,导致血糖反复波动。女儿多次劝说无效后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评估发现,李大叔对糖尿病并发症认知不足,且因独居产生焦虑情绪。基于 “认知 - 行为” 理论,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促进治疗依从性措施包括()。
A . 协助李大叔制定 “服药打卡表”,每日记录用药情况
B . 邀请康复患者分享坚持治疗的经验,增强其信心
C . 为李大叔讲解糖尿病并发症案例,提升风险认知
D . 安排志愿者每周上门陪伴,缓解其独居焦虑
E . 与李大叔协商设定 “血糖达标奖励机制”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于慢性疾病的成功管理取决于患者依从治疗方案和对自己疾病负责的程度,促使患者依从治疗也就成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的重要服务。所谓“依从性”即患者的行为依照医嘱的执行程度。以“认知-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该理论相信人类所有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当患者有意愿改变行为并通过改变行为获得良好效果时,就容易消除不良行为。相反,当主观愿望不强烈,或改变行为过程中有困难、不满意时,就不能很好地坚持新的改变。
A选项正确,属于行为强化策略:通过打卡记录形成行为监督,符合 “行为学习” 理论中 “即时反馈促进行为固化” 的逻辑,直接提升依从性。
B选项正确,属于替代学习机制:借助同辈榜样的成功案例,帮助李大叔建立 “改变行为可获良好效果” 的认知,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
C选项正确,属于认知重构干预:通过具象化的风险教育,纠正其 “药物副作用大于疾病危害” 的错误认知,为行为改变奠定认知基础。
E选项正确,属于正强化策略:将服药行为与积极结果(如奖励水果、外出活动)关联,利用行为主义 “强化物” 原理增强依从性。
D选项错误,该措施虽能缓解情绪,但未直接针对 “认知 - 行为” 层面的依从性问题,属于社会支持层面的干预,与题干理论依据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ABCE。

单选题 3.钱老在某医院老年科长期住院治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院限制了住院患者家属探望人数和时间。这些措施使钱老产生了不安的感觉,他对外来人员异常敏感,生怕他们带来病毒,为此,钱老常无端指责医护人员、向同病室病友发脾气、摔东西。老年科将钱老转介给医院社会工作部,医务社会工作者拟运用个案管理方法进行干预,最适宜的干预措施是( )。
A . 语言治疗
B . 行为治疗
C . 依从性管理
D . 压力管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个案管理是为正处于多重问题并且需要多种助人者同时介入的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一种服务方法,是一种协助服务对象确认其所需的服务,并将他们链接可以协助他们的个人和社区资源的一个助人过程。医务社会工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工作:社会心理评估、压力管理和治疗依从性管理
(1)社会心理评估。医务社会工作者需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医疗适应、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及经济状况等作全面的评估,发掘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相应服务以适应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
(2)压力管理。医务社会工作者帮助患者梳理社会支持网络,绘制个人资源地图,明确可支配的资源,确定可以提供暂时性帮助的亲戚,鼓励患者与他们联系,缓解当前无人陪护的困境。此外,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患者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鼓励患者运用之前学习到的积极性沟通技巧与医生沟通,与医务社会工作者讨论感受与效果。
(3)治疗依从性管理。在术前准备阶段的最主要任务是配合医生治疗,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患者回顾其生命历程,寻找出多次抗病的积极经验,借此鼓励患者在此次住院期间严格执行治疗相关计划。
A选项错误,主要针对语言表达、理解障碍(如中风后失语、吞咽困难),通过训练改善沟通能力。钱老的问题并非语言功能受损,而是心理压力导致的情绪和行为异常,此选项不适用。
B选项错误,通过改变行为习惯或强化积极行为来纠正问题(如系统脱敏、代币制)。钱老的攻击性行为是心理压力的 “结果”,若仅针对行为干预(如制止摔东西),未触及 “不安感” 的根源,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属于治标不治本。
C选项错误,促进患者遵守医疗建议(如按时服药、配合治疗),常用于慢性病管理。钱老的问题是对防控措施的心理抵触,而非不依从治疗方案,此选项与需求不相关。
D选项正确,通过识别压力源、调整认知、学习放松技巧等方式,帮助个体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钱老的不安、指责、发脾气等均由 “疫情防控限制” 这一压力源引发,压力管理可帮助其理解情绪来源,学习健康的应对方式。
故选D选项。

单选题 4.在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中,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了鼓励组员积极治疗和提升康复信心,安排病友黄先生向组员介绍自己的患病经历和与医务人员的沟通经验,这一环节属于小组工作沟通技巧训练中的()。
A . 表达自身需要
B . 分享成功案例
C . 学习自我管理
D . 练习沟通技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沟通技巧训练
①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分享提高沟通能力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医疗团队将医患互动向着一种更具合作性的沟通方向发展。这些沟通技巧包括"澄清" "重复" "提供具体的指导"等。
②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学习沟通技巧以更好地与医护人员就病情及治疗方案等信息进行沟通,如教授患者如何向医护人员表达自身的需要及感受;如何倾听、询问医护人员的问题;组员间分享成功的沟通案例;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提高沟通技能。患者及家属还可以运用在小组工作中习得的沟通技巧协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彼此的需要及感受。
B选项正确,题干中,病友黄先生向组员介绍自己的患病经历和与医务人员的沟通经验,黄先生作为 “病友榜样”,其积极应对疾病和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的经历,属于成功案例分享。这种方式能让其他组员感受到 “可复制的经验”,从而提升治疗信心。
A选项错误,黄先生的分享内容是个人经历和沟通经验,而非 “如何表达需求” 的方法指导,未直接涉及需求表达的技巧训练。
C选项错误,自我管理侧重具体技能(如饮食控制、运动计划),而题干分享内容是宏观的 “患病经历”,未涉及具体管理技能的教学。
D选项错误,沟通技能练习需要组员实际参与互动(如模拟与医生对话),而题干中黄先生的分享是单向的经验传递,未包含 “练习” 环节。

单选题 5.在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中,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了鼓励组员积极治疗和提升康复信心,安排病友黄先生向组员介绍自己的患病经历和与医务人员的沟通经验,这一环节属于小组工作沟通技巧训练中的()。
A . 表达自身需要
B . 分享成功案例
C . 学习自我管理
D . 练习沟通技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沟通技巧训练。①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分享提高沟通能力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医疗团队将医患互动向着一种更具合作性的沟通方向发展。这些沟通技巧包括"澄清" "重复" "提供具体的指导"等。②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学习沟通技巧以更好地与医护人员就病情及治疗方案等信息进行沟通,如教授患者如何向医护人员表达自身的需要及感受;如何倾听、询问医护人员的问题;组员间分享成功的沟通案例;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提高沟通技能。患者及家属还可以运用在小组工作中习得的沟通技巧协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彼此的需要及感受。
题干中,病友黄先生向组员介绍自己的患病经历和与医务人员的沟通经验,属于成功案例分享,故选B。

大咖讲解: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行为干预
①多阶段优化策略②知识、信念、行为模式③健康信念模式
2.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模型、多理论模型、格林模型。
3、社会营销
市场细分,即准确识别和区分服务对象
公共关系营销,即维持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品牌建设,即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与社会信任的建构和管理过程
4、社会倡导技术
一是代表,即明确自己的角色,表达服务对象的利益,侧重于发声
二是影响,即干预对服务对象利益产生破坏的因素,侧重于改变
三是自我倡导,即有着共同需要和问题的人联合起来组成团体,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需要和问题。

高频

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
(1)个案管理
①社会心理评估②压力管理③治疗依从性管理
(2)小组工作
①沟通技巧训练。
②健康教育:邀请医护人员以小组的形式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改变等知识;邀请患者及家属学习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协商治疗方案,传递赋权的理念,鼓励医患共同承担责任,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控制能力。
2.急诊室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1)急诊室社会工作需要处理的常见问题
①应激障碍症: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情绪,会表现出茫然、恐慌、愤怒等情绪反应。
②心理—社会反应:急诊室的特殊环境会引发病患和家属的情绪反应。
③哀伤:一般哀伤与复杂哀伤。
(2)急诊室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①社会心理评估②信息咨询服务③危机干预④出院安置⑤转介
3.肿瘤与纾缓疗护社会工作
(1)人本主义取向应当贯穿于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情绪心理辅导、出院计划、纾缓疗护等服务的始终。在此之前,社工先运用专业的社会心理评估方法,包括:①心理情绪反应;②人际关系的状况;③角色功能转变;④经济资源系统;⑤生命意义探求。
(2)纾缓疗护,主要做法包括:协助病人和家庭参与服务计划;获取信息和资源;家庭问题的调解和支持;协调并组织个案会议;提供转介服务。

高频

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需求评估与干预流程
(1)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
生理信息;社会信息(家庭、社会支持、社会环境);心理信息
(2)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工作的干预流程
2、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
具体步骤:详细讲述问题行为;收集数据;设定目标;行为介入;家庭作业;行为改变的强化;行为改变的认同;防止故态复萌。
(2)小组工作
引导、教育、指导及成员间经验分享、情绪支持、回馈等互动过程。教育型、治疗型为主,将心理教育内容和治疗型技术贯穿小组工作过程中。

高频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
①多阶段优化策略②知识、信念、行为模式③健康信念模式

高频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模型、多理论模型、格林模型。

高频

社会营销

社会营销
①市场细分,即准确识别和区分服务对象
②公共关系营销,即维持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③品牌建设,即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与社会信任的建构和管理过程

高频

社会倡导技术

社会倡导技术
一是代表,即明确自己的角色,表达服务对象的利益,侧重于发声
二是影响,即干预对服务对象利益产生破坏的因素,侧重于改变
三是自我倡导,即有着共同需要和问题的人联合起来组成团体,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需要和问题。

高频

急诊室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急诊室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1)急诊室社会工作需要处理的常见问题
①应激障碍症: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情绪,会表现出茫然、恐慌、愤怒等情绪反应。
②心理—社会反应:急诊室的特殊环境会引发病患和家属的情绪反应。
③哀伤:一般哀伤与复杂哀伤。
(2)急诊室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①社会心理评估②信息咨询服务③危机干预④出院安置⑤转介

高频

肿瘤与舒缓疗护社会工作方法

肿瘤与纾缓疗护社会工作
(1)人本主义取向应当贯穿于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情绪心理辅导、出院计划、纾缓疗护等服务的始终。在此之前,社工先运用专业的社会心理评估方法,包括:①心理情绪反应;②人际关系的状况;③角色功能转变;④经济资源系统;⑤生命意义探求。
(2)纾缓疗护,主要做法包括:协助病人和家庭参与服务计划;获取信息和资源;家庭问题的调解和支持;协调并组织个案会议;提供转介服务。

高频

需求评估与干预流程

需求评估与干预流程
(1)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
生理信息;社会信息(家庭、社会支持、社会环境);心理信息
(2)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工作的干预流程

高频

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
具体步骤:详细讲述问题行为;收集数据;设定目标;行为介入;家庭作业;行为改变的强化;行为改变的认同;防止故态复萌。
(2)小组工作
引导、教育、指导及成员间经验分享、情绪支持、回馈等互动过程。教育型、治疗型为主,将心理教育内容和治疗型技术贯穿小组工作过程中。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