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和条件、方式、意义、重要的革命成果
(1)合作的原因和条件:
①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支持操纵依附他们的军阀争权夺利,割据混战,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必要条件: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深感国民党的改组十分必要;③可能条件: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根据地,它的领导人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起了促进作用。
(2)合作的方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一方式。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其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统一战线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其二,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党,这种形式能为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国民党的改组。其三,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既有利于以合法身份开展革命活动,也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3)意义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使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迅速开展。
(4)合作的重要成果
①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②1925年,掀起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③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为北伐奠定了基础;
④国共两党合作北伐,将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⑤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较典型的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南等省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
⑥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区别
新三民主义是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的三民主义,它适应了革命潮流和历史发展的需要。
要弄清新三民主义在新形势下孙中山所赋与它的新内涵:即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民权主义又突出了人民权利的广泛性;民生主义又补充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此时的三民主义已发展成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这只是国共两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目标一致。国民党在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共产党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因此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