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考点讲解3

来源:233网校 2009年12月15日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阶段
E.H.Erlkson: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出生于法兰克福,祖籍丹麦,师承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和柏林汉(D.Burlingham)。。其生父在埃里克森出生之前就弃家出走,3岁时母亲再嫁给一个小儿科医生洪伯格。埃里克森童年时期并不晓得洪伯格不是他的父亲,所以一直使用洪伯格的名字,一直到1 9 3 9年成为美国公民时,才改姓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从未获得过大学学位。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而从事艺术专业,并周游整个欧洲大陆。他在学校时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但他确真有艺术天赋,1 9 2 7年他的老同学波罗斯邀请他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工作。 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佛洛伊德的患者与朋友的子女。开始时,他以艺术教师身份受聘,后来担任指导教师。这时弗洛伊德女儿很赏识他的才华,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儿童精神分析者的培训。埃里克森接受该提议,以每月7美元的培训费接受弗洛伊德女儿的精神分析训练,由于她与父亲的理论不同,在诸多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这些对埃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向。
1 9 6 9年埃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献给这位老师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1 9 2 9年他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塞尔森结婚。1 9 3 3年为了对付纳粹日益加剧的威胁,举家迁居丹麦后再迁居美国波士顿。在那里他以儿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同时还在默里主管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当时曾被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几个月后就被他放弃了。1 9 3 6 — 1 9 3 9年间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这个时期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混乱儿童。同一时间他认识了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和米德并前往南达科苏语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情况。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埃里克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的渗透到他的整个人格理论中。
从1 9 4 2年起,他一直担任许多大学教授,但在1 9 5 0年因为拒绝在效忠宣誓上签字(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强迫公民进行的反共宣誓)而被免去教授职位。 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于他心理学教授,他却拒绝接受,原因是其他许多教授仍然被同样罪名免职。到了60年代他成为哈佛大学人类关系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发表在1 9 5 0年出版的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的第一章〝幼儿性欲理论〞中,他在加州对10—12岁的男女儿童所作的研究;儿童用玩具娃娃及各种形状的积木来表现电影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但事实上经一年半以来150多名的儿童建造的场面大约450个,但属于电影场面不到6个,其中有一个特色,就是女生大多有围墙场面倾于静态和平的气氛,男生却大多没有围墙却有许多高耸于场面的尖塔和加农炮等物体。因此埃里克森就认为这些儿童所创设的场面是自己生殖器官的表现形式,合乎佛洛伊德的理论,这种说法当然遭人议论。埃理克森在1 9 6 8年出版的“认同性、青少年及其危机”一书中的人格理论具有其不同的特色。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井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艾氏认为,每个阶段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一)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信任与不信任
婴儿时期:这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所谓信任,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二)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自主与羞怯、疑虑
婴儿后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三)主动感与内疚感(4—5岁)
主动与内疚
幼儿期: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四)勤奋对自卑感(6—11岁)
儿童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五)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识记)
青年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六)亲密感与孤独感(18—25岁)
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七)繁殖感对停滞感(25—65岁)
成年中期: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